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 陳 花
多重角色暖人心,春風化雨潤心田
——談小學班主任角色的多元化
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 陳 花
新時代,新理念,賦予了班主任角色的新內(nèi)涵。本文以素質(zhì)教育為背景,從導師角色、朋友角色、父母角色三方面探討了小學班主任多重角色的定位,以期能以豐富多元的角色內(nèi)涵,與學生平等對話,引導學生進步,關懷學生成長,成為他們的幸福源泉。
小學生 班主任 角色定位
伴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呼聲,班主任這一角色的重要性也更受矚目。作為班級的靈魂和擎天柱,班主任的工作往往成為學校工作質(zhì)量的縮影,更是素質(zhì)教育得以推進的核心和杠桿。然而,現(xiàn)代教育意義上的班主任,不僅僅是班級和學生的“管理專家”,更是班級組織的“大法官”“領頭雁”和學生的“領路人”“好伙伴”,其角色內(nèi)涵應是豐富多元的,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撐起頭頂?shù)囊黄{天,成為他們的幸福源泉。那么,在這三尺講臺、一方教室,班主任應如何充當好自己的角色呢?下面,筆者以導師、朋友、父母三角色為例,談談小學班主任角色的多元化,不正之處請批評指正。
班主任的角色首先是育人,要盡“誨人不倦”之職。小學階段是教育的初期,學生由于年齡原因,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未形成,班主任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需求的特點,避免過度苛刻和一味地責備,巧設臺階,采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有效疏導,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在交流中引導學生進步。
筆者曾經(jīng)遇到過這樣一件事:一次A同學因為說錯話,被B同學一怒之下給打哭了。了解事情原委后,我找到B同學,和他在辦公室進行了一次單獨談話,考慮到B同學的性格較為敏感,我借鑒了陶行知先生“四塊糖果”的先例,溫和地說道:“聽你媽媽說你在家里是特別的乖巧、懂事,媽媽很是為你感到驕傲呢,咱們班的老師在課后也常常在我面前夸你。怎么……今天成了小搗蛋了呢?”一席話讓B同學一下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低下頭諾諾地說道:“老師,我知道錯了。我不應該因為人家無心的一句話就動手,以后一定改正?!笨梢姡嘀魅我钥隙ê凸膭畹姆绞阶寣W生以自省的方式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這樣的自我提升才是真正的素質(zhì)提升。
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班主任總是習慣性地表現(xiàn)出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動輒就是理論說教,嚴厲批評,毫不給學生爭辯的余地,這樣的方式雖然能鎮(zhèn)住學生,卻讓學生口服心不服,逆反心理越來越重。因此,班主任應放低身段,以朋友的角色與學生坦誠相待,從尊重、愛護他們的角度出發(fā),成為學生值得信賴的朋友,贏得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
記得在一次檢查練習冊作業(yè)時,我發(fā)現(xiàn)一位學生有二面習題是空白的,因為我布置的比較早,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心中不免一時憤怒起來,但考慮到該生平時的表現(xiàn)不是那種無可救藥的類型,因此我選擇了單獨談話的方式以了解事情原委。我首先給他準備了一張凳子,做到視線高低平等,減輕他的心理壓力。并對他平時的表現(xiàn)做出了肯定。當我拿出他的練習冊時他主動向我這樣說道:“老師,做作業(yè)時我不小心兩頁并成一頁翻過去了,所以這兩面我沒有做,是我太粗心了。”見他有悔改之意之后,我沒有疾言厲色,而是跟他講述了作業(yè)完成后要養(yǎng)成檢查作業(yè)的好習慣以及細心做事等好習慣的重要性。談話結束時,他帶著釋然的微笑對我說了聲“謝謝”。自那次談話后,這位學生再沒出現(xiàn)過這樣的現(xiàn)象,每次作業(yè)都能認真及時地完成,字跡也比之前有了較為明顯的改進。他的每次進步,無不讓我回憶起這次談話的成功。
“先有父母心,再做教書人”。班主任的父母角色就是要像父母一樣地對待學生,做到“嚴”中有愛。小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易受暗示,容易闖禍,這就需要班主任能夠將“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恒”作為關心學生的座右銘,無微不至地關注學生出現(xiàn)的細小變化,及時分析這些變化中的不良現(xiàn)象,耐心周到地幫助學生,關懷學生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闭勗挄r,班主任應像父母與子女談話一般,心態(tài)放松,互動交流。在生活中,應盡可能地關心和愛護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學生的衣服破了,給學生縫好,扣子掉了給釘牢,哪位學生病了,帶學生去醫(yī)務室,哪位學生生活有困難,主動幫助,無論誰有了點滴的進步,就給他們鼓勵。關懷從細節(jié)做起,才能讓學生貼心與自己交流和互動。尤其是對待后進生,更要下精雕細刻的功夫,多留心觀察,捕捉其閃光點,對其欣賞認可,遇到問題時,既要有正面的肯定又有針對性的評價,使學生樂于接受教育。只要班主任能夠站在家長的角度來認真分析每位同學的學習狀況和生活需求,給后進生更多的細節(jié)上的關愛,耐心誘導使其改正錯誤,就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管理和心理疏導。
新時代,新理念,賦予了班主任角色的新內(nèi)涵。今天,我們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接受著知識、觀念和思想更新的挑戰(zhàn),使得班主任工作在新舊消長的歷史變革中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面對班級“小社會”的復雜性,除了做好上述談及的三角色外,還應做好把握全局的“導演”角色、消除學生心理障礙的“醫(yī)生”角色、學生積極效仿的“楷?!苯巧?,更需要我們班主任老師能夠與時俱進,講究工作藝術和工作方法,做好這個“小社會”的“引路人”,成為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這樣才能在三尺講臺、一方教室中成功演繹好多重角色。
[1]馬彩萍.對班主任角色的再認識[J].新課程.2015.7:168
[2]王多儒.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淺議[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5.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