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高橋初中 程水紅
淺談農村中學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提高
安徽省桐城市高橋初中程水紅
學校體育是國民體育的基礎,又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體育教師更應努力地將體育運動技術、技能更多更好地傳授給學生,以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農村中學體育課教學質量體育文化素質
體育教學是一門專業理論與形體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農村中學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可惜農村初中一般沒有正規體育場地,缺少體育器材,師資力量不足,這些情況尤為突出。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完成教材中所規定的教學任務,是一個值得思索的大問題,那么怎樣充分利用好現有的體育資源上好體育課,顯然就成為提高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要切實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不足之處請指正。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導者。教育改革,特別是教學方法的改革,關鍵并不在于教學方法本身,而是在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怎樣才能提高農村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呢?農村初中教師一般缺乏教育理論知識,對體育教育規律懂得不多,在體育教學工作中常常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憑著想當然去做,結果出現了一些違背體育規律的事情,給工作帶來了損失。因而,為了提高農村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必須組織廣大農村體育教師學習教育理論,讓教師們掌握體育課程教育規律和利用這一教育規律。抓教育理論的學習,提高對體育教育的認識水平,提高體育教學與研究的能力。
1.組織教師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普通心理學、體育心理學和教學法。讓教師把握教育與心理的基本常識,并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印證理解,從而提高自我對學生,對教育的認識能力,從而為抓好體育教學打好基礎。
2.提高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是:實際出發,端正教學思想;提高教師素質及業務水平;了解學生有針對性地教學;講究教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知識更新。
多年來,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大環境下,學校體育教育得不到重視。尤其是在農村中學,上至學校領導,下至每一個學生,都認為只要是語文、數學等升學考試必考課成績好,體育成績好不好沒關系。因此有的體育教師自暴自棄,上課不認真,采取放羊式的教學。而學生呢,覺得體育課不重要,又枯燥無味,他們認為與其上這樣的體育課,倒不如多學習學習文化課,對自己將來升學還有好處。有的學校以缺乏體育教師為借口,少開甚至不開設體育課。所以,農村的體育教學實際上處于一種不規范的狀態。因此,本人認為,作為農村中學的體育教師一定要端正教學態度,摒棄世俗偏見,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作正面引導,向他們講述體育課的重要性,同時要爭取學校領導和班主任的支持,把學校體育擺在學校教學的重要位置上,增大體育教學的投入。另外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場地和器材,認真組織教學,上好體育課,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尤其是體育教師,其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很大,這就要求每位體育教師在課堂上精神飽滿,嚴于律己,時時刻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絕大部分農村初中學校,沒有正規體育場地,活動場所僅有小小的一塊。有的連一個合格的球場也沒有,或者只有半邊籃,或者有籃板無籃圈;大多無單杠、雙杠、技巧墊等,甭說百米跑道了。我們的農村體育教師在體育教育實踐中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要千方百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場地抓好體育教學,如:沒有跑道又靠近公路的學校,可利用公路兩旁寬直的線段練短跑,但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安全教育;沒有公路的學校,就利用河灘、堤壩、比較直的鄉間馬路練短跑;靠山、靠水的中小學,可搞登山、游泳活動;而無山無水,又無公路小學,教師可帶學生在田間小道上慢跑、游戲等。
農村中學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對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不高,對體育的愛好是千差萬別的,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則是體育教師在選擇和運用教法上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教師在上課時要非常注重舉止言談,做到教態親切,談吐文雅,要求嚴格,教學規范,同時,要做到有的放矢,教學有方,爭取使課堂充滿趣味性、游戲性、競賽性等,盡量使學生自覺與教師配合,在體育課中保持積極的學習興趣,教學質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體育教師也可根據學生行走、跳躍特別靈活的特點,利用來校上課和放學回家的一路行程,給學生布置體育鍛煉任務,讓學生自覺完成。因地施教,因“材”施教,因時施教是解決農村學校,特別是體育教學條件極差的學校體育教學問題的好方法,采用這種方法。體育老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上學時間,在途中晨跑,課間做操,課余適當開展體育興趣活動,開發智力,愉悅身心。下雪時,體育老師就可指導學生滾雪球、塑羅漢、打雪仗。雨天,又可讓學生在室內走廊、空地做操、原地跑步、立定跳遠等。
體育課與其他課不同,課堂上必須有示范。體育課的示范就如同數學課中的例題一樣,必不可少,甚至重要性更大。因為體育運動的關鍵就是模仿,學生學習運動技術、技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于模仿,教師的示范非常重要,因此做好示范,確保示范動作的正確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俗話說,什么樣的教師,教出什么樣的學生,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專業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提高示范能力。講解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輸出信息的核心。教學法,講解的內容要與教學內容相吻合,語言簡單扼要,使講解既精練形象生動,又能突出重點,有條不紊。如何用好講解時的語言,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水平、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體育項目的理解程度等方面都有較高要求。語言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工具,教師要學會運用語言的快慢、高低、輕重、緩急、語言的抑揚頓挫,在講解技術運用要領時或清脆有力,或深沉渾厚(同時要通俗易懂),且具有平易近人之感。形象生動的語言給人一種直觀感;富于文采的語言,使講解潤色生輝,更加形象生動,形成獨特的魅力,使學生聚精會神。假如語言既平淡無味,又脫離實際,就會降低講解的效果,失去講解的作用。
課堂上,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與練習,一旦課堂組織不好,師生脫節,學生自己練習,一些錯誤的動作得不到及時糾正,形成定型,改正就會極為困難,這樣必然影響教學效果。一堂課組織得好,就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尤其是農村學校,條件比較差,器材少、學生多,因此學生的體育基礎也較差。利用有限的器材、場地合理地組織教學,使學生充分體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激發積極性,就能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由此可見,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及對學生的組織能力,對提高教學效果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作為農村中學的一名體育教師,本人認為,只要對體育課充滿激情,對學生充滿喜愛,在教學過程中,力爭做到以上幾個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學習、努力“充電”,就一定能夠上好農村中學體育課,提高中學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此外,提高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質量,一要開足課時,二要加強制度管理,三要落實教學計劃。堅持體育健康與教學實踐課緊密結合,積極開發當地教學資源,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式,積極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關愛每一個學生的健康,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使學生嘗試鍛煉的快樂、合作的快樂,便可達到提升學生健康素質,促進農村體育教育更好發展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想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應該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做好體育教學課堂設計,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使他們具備終身學習體育的意識,只有這樣的體育教學才是具備有效性的。
總之,要切實提高農村中小學的體育教學質量,首先要抓好教師素質,有一支思想水平高、專業知識技術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才有保證;其次是要根據農村初中的特點,抓好體育教學實踐,因地施教,只有因“材”施教,因時施教,變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才能真正落實好體育素質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進而促成文化課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實現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最終達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