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雷
(亳州晚報社,安徽 亳州 236800)
媒體融合下的報紙編輯
任 雷
(亳州晚報社,安徽 亳州 236800)
報紙編輯本身及其工作內容,必須根據新聞事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而不斷創新發展。面對當前媒體融合的大環境,報紙編輯必須對媒體融合的趨勢、信息傳播載體的變遷有清醒的認識,并對編輯工作本身作出與時俱進的突破創新,除了必須掌握現代傳播工具和傳統新聞的策劃、解釋與評析工作外,還需要通過注重編輯資源的聚合化、凸顯編輯內容的立體感、強化編輯形式的互動性等具體內容來盡量延伸新聞生產鏈和傳播價值鏈。
媒體融合;報紙編輯;全媒體;意識創新
編輯工作,指新聞出版機構從事組織、審讀、編選、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是定稿付印前的重要環節。報紙編輯作為報社采編崗位的關鍵環節,其工作內容包含選題策劃、組織采訪、稿件編審、定版刊發的一個完整的新聞生產過程。通過反復醞釀、構思、修改,最終創作出適合報紙風格的新聞作品。
從某種意義上說,報紙編輯是一份報紙的靈魂,其個人風格影響新聞作品的風格,最終影響報紙的整體風格。所以,一份報紙若想長足發展,報紙編輯的編輯意識必須與時俱進,必須根據新聞事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而不斷創新發展。作為報紙編輯,除了做好傳統意義上對新聞的策劃、解釋與評析工作,還需要熟練掌握現代傳播工具,充分利用新媒體形式,融入全媒體意識。可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讓新聞作品更具時代感和傳播價值。
媒體融合背景下,盡管手機客戶端充斥著海量信息,但作為地市黨報,仍然是地方信息最權威的發布渠道,有著無可替代的先天優勢。但不可否認,受傳統辦報理念和發行渠道的限制,報紙的影響力明顯下降,報紙編輯的工作成就感也漸趨谷底。
如何才能實現報紙影響力的絕地反擊,在“內容為王”的前提下,新聞機構紛紛開始嘗試全媒體融合形式,報紙編輯也被賦予了更大的內部聚合能力,包括開發整合內部媒介資源、信息資源以及外部各類環境資源,并運用多種形式的手段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采編流程進行重組再造,建立起資源共享的一體化的作業流程,最終讓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理解更加全面,使新聞產品的傳閱率和傳播效果更加明顯。
資源的聯動和聚合需要編輯從業者在整合思維上下功夫。傳統報紙的標題、導語、正文等部分的制作都有一套完整的“教條”,長期的工作經驗容易造成報紙編輯思想封閉保守,排斥新生事物。要適應當前媒體融合的環境,新聞產品原有的生產順序都會發生改變,融合后的采編流程參與人員眾多,關聯更加緊密,共享的新聞信息更關系到后續新聞生產的相關環節,這也對報紙編輯的個人把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興媒體正借力互聯網的便捷性,悄然進入人們的生活,迅速占領市場,俘獲受眾人群。可見,互聯網對媒體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極為重要。在媒體融合發展中,編輯人員要注重強化互聯網思維,保證快速的信息流量和充足的信息容量,滿足受眾的求知欲,使工作成果產生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考慮到不同層次受眾的不同期望和理解力,報紙編輯應運用包括圖表、數據、音視頻等在內的綜合手段,通過多種傳播載體,多角度、多層次、立體性地反映、解釋、剖析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
首先,在選題策劃環節,除傳統節日的新聞策劃,從本地政府網、網絡論壇等廣泛收集網情民意,選取網民關心關注的熱點話題,安排記者采訪報道,引領輿論風向。其次,在編輯加工環節,考慮到互聯網傳播的特點,在文本呈現形式、話語表達上力求兼容,實現最優策劃效果。最后,在信息發布環節,借助互聯網實現多渠道、多終端、多形態發布,通過報、網、微信平臺互動,擴大受眾覆蓋面,注重交流,在傳播中融入互動、在互動中擴大傳播,進一步增強黨媒的權威影響力。
媒體融合就是依托科技手段的發展,對涉及媒體機構、新聞信息、傳播渠道等進行多方面融合的過程。實現編輯內容的立體感,就可以使受眾全方位、多層次地接收新聞信息,較好地改善當前報紙信息傳播中存在的平面化與單一化問題。編輯通過報紙深度報道的形式,在關注受眾的興趣點時,附加更多相互關聯的信息,使編輯內容在帶給受眾更多的感官刺激的同時,也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交叉的實用信息。
互動參與、娛樂體驗已經成為媒介融合時代的重要特征。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受眾不再滿足于自身新聞消費者的身份,開始參與新聞的制造和詮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并愿意主動加入傳播的過程中。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在掌握新聞原則的情況下,順應這種傳播的新情況,增強編輯形式的互動性,進一步加大新聞信息的傳播效果。
近年來,中國亳州網依托《亳州晚報》《亳州廣播電視新報》的信息平臺,相繼推出諸多優秀的專題報道。其中《百歲老娘》的專題報道獲得了2013年度安徽新聞獎(網絡類)一等獎,其報道充分發揮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優勢,即報紙媒體內容的權威性與網絡媒體傳播的互動性。正如中國人民大學蔡雯教授指出,100個人對于媒體融合會有100個不同的答案。作為一名報紙編輯,從新聞采編的角度來說,媒體融合的本質就是新聞信息通過多種傳播渠道讓受眾心甘情愿的接受并給予回應。
正是因為媒體融合發展,這種要求集成多種信息展現形式和傳播媒介的互動需求。與之相適應,近年來,地方政務微信平臺、黨報微信平臺開始嶄露頭角,而這更要求編輯人員必須多準備“幾把刷子”,才能在如今全媒體發展的環境下游刃有余。一是熟練掌握當下流行的互聯網媒體形式,遵循網絡信息傳播規律,了解網絡媒體的發展新趨勢;二是具備網絡編輯的基本技能,具備拆分重組、綜合集成多媒體素材的能力,能夠加工出形象鮮活、貼近生活的成果;三是進一步增強統籌策劃和議題設置能力,既保證內容的導向正確,又能形成良好的傳播效果。
媒體融合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當前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受眾對新聞媒體傳播效果提出的更高要求。報紙編輯應順勢而為,通過資源整合,內容共享,積極作為,推動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為傳統媒體的更好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1] 胡小英.全媒體時代報刊編輯素養[J].今傳媒,2013(9):130-131.
[2] 王君超:媒介融合和融合新聞[J].新聞戰線,2015(10):1-10.
G213
A
1674-8883(2016)23-02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