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芳(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第一中學 寧夏銀川 750021)
?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策略研究
唐會芳
(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第一中學寧夏銀川750021)
摘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克服"應試教育"傾向,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落實課程方案,保證學生全面完成國家規定的文理等各門課程的學習。以此要求為標準,開展課題研究,期望能夠對先進的教學理念、課程改革有深入的認識,尋求有效培養高中學生主動學習生物的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主動學習策略;
從高中生心理特點分析到高中生主動學習現狀分析,遵循高中生物教學要求,以認知學理論和建構理論為指導分析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主動學習策略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當前學生學習的現狀,教師教學面臨的問題,以及不同課堂、不同教學內容教學實施的過程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策略。采用的情境創設、引導策略、情感激發等等各類策略在教學實踐中展開實施。通過學生主動學習課堂狀態分析和對課堂內容學習效率評估;個性化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教師和學生的評價與自我評價:教師的教學反思對于主動性課堂的策略再探究;學生課后反饋等具體實施情況和預期效果達成度,進一步改進和發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策略。本課題總結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主動學習策略:學生觀、教師觀和教學觀的更新發展;明確學習目標,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營造主動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調動動機,豐富感知,激發求知。并在選擇了高一第二學期的生物教學實踐中進行主動學習策略的教學實驗,選擇了兩個平行班的學生進行對照實驗,實驗結束后對學生的期終成績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主動學習策略在生物教學使用,可以對學生的成績提高有顯著影響。同時還對實驗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一些主動學習策略的使用增強了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一定的作用。[1-7]
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我國中學教育普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的現象。課堂教學中主體倒置,氣氛沉悶,學生厭學情緒越來越明顯,學習效益低下。而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成績,不得不課內損失課外補,搞題海戰術。其結果是教師苦教,學生苦學。新課程改革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要激起學生主動學習。厚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在一種輕松和愉悅的心境中完成學習過程。在生物課堂上通過精心設計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激發起他們進一步探知的欲望和積極的思維活動。如學習“植物激素調節”時,提出“你能不用任何藥物和器械培養出S型植株嗎?”。實驗是生物科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讓學生親手做一些實驗,自己設計,獨立操作,不僅能使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而且對培養學生科學研究能力和調動學習主動性很有幫助。對于難以開設實驗、難以理解的內容,可運用掛圖、標本、模型等,配合形象生動的語言加以講解。這些直觀教學法使學生從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方面感知,活躍其思維,激發其興趣和動機。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我們應從多角度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條件,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變要他(她)學為他(她)要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少講,精講,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自主學習。每節生物課堂上老師講20分鐘左右,給予點撥、答疑等,留約20分鐘給學生消化理解,自主學習。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要給學生質疑的權利,并引導學生質疑,逐漸使學生善于質疑,并學會解疑。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充分利用實驗讓學生學會探究,學會質疑。如《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教師除提供蔗糖外還可提供食鹽、甘油等,由學生探究最佳質壁分離劑及洋蔥細胞液的濃度等,變課本的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
氛圍對學習熱情有促進作用,營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就點燃了學生求知的火花,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調動起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案,充分發揮情感的積極作用,使學生樂于學習。生物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中盡量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看到學好生物學不僅掌握知識還能提高生活質量,自然樂于學習。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即“成功是發展之母”。教師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強大的內部力量,以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成功提供平臺,特別是后進生,一是給他們制造成功的機會,二是利用好評價,要戴著放大鏡發現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教學的過程是師生進行認知交流的過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過程。在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創造一種平等、和諧、融洽的氣氛,使每位學生都敢想、敢問、敢說。教師要態度和藹、耐心聽取、積極評價每一位學生。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善于掌握學習方法、不會自主學習的人”。教師要利用一切時機,教會學生自己獲得知識,正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此,我們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方法的指導,使之轉化為學生學習能力的一部分。現在的高考重基礎,要求學生回歸教材,所以學生要會讀書,特別是復習階段,對書中知識要歸類對比,串珠結網。如復習“水分”時,將其含量、存在形式、作用、動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水分的來源和去路)、產生水的生理過程(細胞器)、消耗水的生理過程(細胞器)、水平衡的調節和意義等等歸納在一起。筆記包括閱讀筆記、聽課筆記、消化筆記,其中的聽課筆記要“三記三不記”,即記重點問題、疑難之處和書上沒有的知識,不記次要問題、易懂之處和書上有的知識。一切知識的獲得最終都靠記憶,但決不能死記硬背,要講究記憶的方法技巧。記憶的方法有“簡化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對比記憶法”、“綱要記憶法”、“衍射記憶法”等。如DNA分子的結構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5種基本元素,4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含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成為一種規則雙螺旋結構。作為學生免不了練題,掌握解題方法至關重要。仔細審題,抓關鍵字、詞、句→判斷所考知識點→回憶相關知識→用相應結語、術語作答。準備錯題本(或知識遺漏本或問題集),對每次考試甚至平時作業中的錯題,經過消化理解,總結出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把它整理到專用本上。并找類似的題練習,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總之一定要讓知識過手,否則做過且評講過的原題再做時還出錯。多做高考真題,了解知識點的考法和學習語言表述。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將不斷探究、總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實現課改目標。
參考文獻:
[1]吳劍,羅曉琴.探究主動學習教育培養主動學習素質[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04)
[2]陳長飛.“主動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探索. 2012 (01)
[3]徐麗.淺議高中生物課的導入[J].文理導航(下旬). 2011(07)
[4]張雨.新課改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新思路[J].考試周刊. 2011(17)
[5]孫春艷.溝通、寬容、理解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巧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1(02)
[6]楊恩德.淺談高中生物教學的導入方法[J].教育革新. 2010(06)
[7]謝慶華.高中生物科“學困生”的表現及轉化策略[J].西江教育論叢.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