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麗
(中共新和縣委黨校 新疆阿克蘇 842100)
?
探析黨校政治理論教學的創新措施
董彥麗
(中共新和縣委黨校 新疆阿克蘇 842100)
摘 要:黨校對政治理論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利于培養學員的創新意識、還有助于提高學員的創新知識水平與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基層黨校建設工作獲得了一些成績,基層黨校的教學條件獲得了改善,培訓人員團隊的素質也有了較大的提升。可是,基層黨校在教學里還具有一定的問題與不足,對于師資力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不同方面還需要提升。 本文就以上內容淺談政治理論教學的創新措施。
關鍵詞:黨校 政治理論教學 措施
黨校教學本著以學習黨章為主,重點為學員講授黨的基本知識、路線、基本理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可是因為理論學習大部分局限在介紹上,不夠深入,針對性與系統性不強。很多學員政治理論基礎不夠牢固,對理論的了解和掌握大多僅在紙面層次,不能深入理解,這也就使得一些學員對于社會的現實問題掌握不夠,無法用所學的理論處理實際發生的問題,最后使得理論學習不夠主動。
理想信念教育成效不明顯 當前,整體的黨員團隊狀況非常良好,可是,也有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追求不夠堅定、政治上不夠執著、不夠成熟、無法更好地展現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就需要在黨性教育實踐當中強化政治理論教育,讓學員重新端正入黨動機,堅守理想信念。黨校政治理論教育創新的基本內容 提高黨校思想教育效果是一個很難在短期內實現目標的活動,只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此基礎上開展相關實例教育活動,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應用理論知識。只有在實踐中的認識提高了,才能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1.提升創新能力。黨校學員通常是在職干部,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文化基礎,因此,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主要是培養他們的學習以及使用知識的能力,而且能夠利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創新,在創新的教育中持續培養他們的協調能力、創新能力、分析能力、統籌全局能力、解決重大問題能力以及決策能力。
2.培養創新意識。需要不斷將干部具備的不同特點進行分析,培養干部對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從而培養他們的信念和理想,讓他們可以在社會及國家的發展中樹立創新理念,并做出自己的貢獻。黨校要不斷擴大對干部培訓及教育的力度,對于干部學習的過程,要立足中國的實際國情,透過黨校的學習,逐漸讓學員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構建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事業觀、權力觀,堅持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
3.培養創新精神。領導干部需要不斷提高創新精神,只有領導干部擁有了敢于冒險、勇于承擔、積極科學地對事業和工作不斷進取的品質,才可以在國家建設中積極發揮自身能力,為黨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貢獻。因此,黨校要不斷提升對廣大領導干部的培訓、教育力度,讓他們可以在創新教育的形勢下積極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做到推陳出新、與時俱進。
4.提升創新知識能力。對于黨校的學員來講,具備知識的功底、高超的能力、豐富的知識乃至交叉學科知識,都是掌握了合理的知識結構。黨校的主體班次學生的重點學習內容是交叉學科知識以及當今的新知識。黨校還應當加強培養學員的終身學習意識,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對學習方法進行創新,持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
黨校對于學員采取的創新教育,其最為基本的途徑就是進行課程教學。黨校在執行課程教學的過程里,可以通過課程的設定、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把理論創新知識傳授給學員,并能夠讓學員及時掌握當前的文化、政治、軍事、經濟方面的發展動向,讓學員真實體會到創新教育的真正含義,逐漸形成創新意識。同時,培訓人員也要加強學員獨立分析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并在實踐中讓學員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實踐、鞏固和吸收,持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1.大力推進課題研究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以課題研究為中心,圍繞課題研究組織教學,最后形成有一定科研含量的應用性較強的研究成果。教學過程本身就是研究過程,研究過程也就是教學過程。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員不僅深化了對理論的認識,而且提高了分析研究重大問題的能力。對學員課題研究中形成的有重要參考價值的研究成果,還通過多種途徑報送中央領導、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以及有關省市的政策研究和決策部門,供他們在決策和研究中參考。有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學員領導工作的思路,付諸實踐,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央黨校和部分黨校在一些較長學制的班次,也將課題研究融入到教學的相關環節,把問題研究貫穿到教學全過程中,根據課題研究設置相關課程,安排社會考察、研討交流等。課題研究式教學有效地實現了教學與研究的有機結合、教師主導作用與學員主體作用的有機結合、課題研究與重大現實問題的有機結合、個人研究與集體研究的有機結合、理論研究與對策性研究的有機結合、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的有機結合、學習過程與結果考核的有機結合、課題研究與成果利用的有機結合,是研究式教學的有效實現形式。
2.加快推行案例式教學
許多黨校將推進案例教學作為教學方法改革的另一個重點,從校領導到有關教研部領導和授課教師都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專門制定有關制度和措施、提供各種便利大力提倡、積極鼓勵支持教師開展案例教學,加大了案例教學探索和實踐的力度。中央黨校及一些地方黨校舉辦了案例教學研討班,開展了境內外的案例教學師資培訓,提高案例教學能力。中央黨校黨建部、黨史部、經濟學部、政法部等教研部門在一些主要班次的教學中進行了案例教學的探索,并總結出幾種適用于黨校教學的案例教學模式,如 討論式案例教學、辯論式案例教學、講授式案例教學、體驗式案例教學等。有的黨校還專門成立案例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關于推進案例教學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建立了主體班案例庫,并給予經費資助。有的黨校成立了案例教材編審委員會,組織編寫出版了《黨政領導案例教程》、《公共管理案例教程》、《執政黨建設案例教程》、《法學案例教程》等適合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的案例教材。這些舉措對于提高案例教學的水平和成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黨校政治理論教學的創新措施既不是某些教育工作者的負責的任務,也不是某個教育部門的專門負責的任務,需要黨校的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為學員創設出良好的創新環境。因此,黨校應將學科的建設工作認真落實到位,構建適應當今時代發展趨勢的源流結合、縱橫交織、水平較高的學術組織結構及其學術群體、倡導跨學科的橫向聯合,倡導借助校外人力資源,開創專題研討、外請報告以及學術論壇等諸多教育方針和方法,最大限度地為黨校的學員創設出良好的創新環境,使學員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不斷地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