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如
(潮州市潮安區教育局教研室 廣東潮州 521000)
?
矯正農村高中學生不良網絡習慣的研究
楊美如
(潮州市潮安區教育局教研室 廣東潮州 521000)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作為新的傳播媒體,其資源豐富,信息交流便捷,深得高中學生的關注和喜愛,現已成為他們獲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和交流機會的同時,又存在著讓學生癡迷進而影響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因素。本文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發現了現農村高中學生上網存在著一些不良習慣的問題,然后闡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 網絡 問題 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作為新的傳播媒體,其資源豐富,信息交流便捷,深得學生的關注和喜愛,現已成為他們獲取和交流信息,休閑娛樂的重要渠道。然而,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和交流機會的同時,又存在著讓學生癡迷進而影響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因素。特別是高中學生,正處于學習和成長的“過渡期”,更容易形成網癮。主要體現在通過電腦或手機上網玩游戲,玩微信等。信息技術老師如何在教學中了解學生上網的情況,改進教育教學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學生在上網中的不良習慣,使學生做到健康、文明上網呢?
我分別對我區七所農村高中高一級共22個班和高二級25共個班2612人進行了調查問卷,回收2522份有效問卷(高一級1202份,高二級1320份)。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計和分析,發現了學生在上網中存在一些不良習慣的問題:
1.基本情況
從表1看出,本次所調查的男女學生人數趨于相等,學生性格比較內向和比較外向人數趨于相等且總人數所占比例超過了90%。學生上網的形式主要集中于電腦和手機,大部分學生平均每周上網時間為0-7小時的為53.2%,上網時間主要在空余時間的為68.9%,上網地點主要在自己家里的為90.1%。而在上網做什么這個問題上,按由高到低排列,選擇隨便看看的為32.9%、用QQ(或MSN)聊天交友的為26.1%、玩游戲的為14.9%、查資料的為13.5%,收發E-mail的為0.5%,這說明學生上網的目的不是很明確,真正能把上網用來學習的學生人數不多。
2.操作姿勢及用眼情況

表1 學生上網基本情況表

表2 學生上網操作姿勢及用眼情況調查表
表2表明,大多數學生上網的坐姿不規范,其中后背靠在椅子上或弓著腰坐著的占45.9%。造成不良坐姿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覺得蹺起二郎腿身體舒服些的占51.8%。有超過56%的同學認為不良坐姿會給身體帶來些不良影響。在上網1小時休息10-15分鐘這個問題,按由高到低比例排列,答偶爾的為42.8%、沒有的為29.3%、經常的為16.2%、較多的為11.7%,這也說明學生上網時用眼不衛生,必須引起高度注意。
3.網癮表現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學生從總的來說網癮程度較輕,這符合我區的實際情況,因為我區為地處山區,農村高級中學多,學生基礎以走讀生為主。在對網癮的看法中,約有77.5%的學生認為網絡游戲能夠“釋放壓力,尋求快樂”,能使他們在玩網絡游戲中滿足了地位平等、獲得他人尊重的感覺。而認為上網會影響學習的學生約為78.4%,常上網會忽視現實生活的學生約為69.4%等,這些表明網癮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1.學生上網的目的不明確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上網用來做什么的目的性不明確,并且把上網用來玩和交友的比用來學習的多得多。在調查問卷統計中顯示,上網隨便看看的所占比例最多,為32.9%,用QQ(或MSN)聊天交友的為26.1%,玩游戲的為14.9%,而用來學習的只有13.5%。
2.對網癮有必要進行治療
調查發現,造成中學生網癮的原因除了學生自己沒有把握好上網尺度外,主要的是電腦游戲很有吸引力和上網聊天交友自由等。大多數學生認為網絡游戲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使人釋放壓力,尋求快樂”,網絡游戲最主要的是滿足了“玩家地位平等,滿足了交往、尊重的需要”。但是,網癮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對網癮需采取措施。如調查中只有約21.6%的學生認為上網不會影響學習,約28.4%的學生認為常上網不會忽視現實生活,約78.8%的學生認為網癮有必要進行治療等。
3.學生上網操作姿勢不規范及用眼過度
調查發現,大多數同學能意識到上網時坐姿不對會給身體帶來些影響,如腰肌勞損或椎間盤老化和引起腰痛、造成下肢靜脈曲張和靜脈炎以及其他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或頸椎病等。可是,調查中顯示只有27%的學生能用正確的姿勢進行上網操作。
眼睛,被人喻為“心靈的窗戶”。它是五官之首,是人的重要器官,對于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至關重要。但是學生在上網時能健康用眼的較少,調查中顯示能經常在上網1小時休息10-15分鐘的只占16.2%。
4.關注不同特征的學生
在調查中發現,上網時高一級學生用QQ(或微信)聊天交友的最多,而高二級學生上網中隨便看看的最多。被調查的高二級學生,使用電腦來舒緩學生壓力的,文科生占65,7%,理科生只占28.6%。
1.培養學生個性,使學生有目的性地上網
學校教育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發現、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同時,一個具有良好個性的學生,他的生活和學習目的較為明確。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使學生有目的性地進行上網,使網絡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如在布置學生上機任務中,要求學生帶著任務去上網搜索相關資料,不要查看與任務無關的信息,強調學生在課后沒有任務或需要時不要上網,使學生學會控制自己要有目的性的去上網等。
2.培養學生平等團結協作精神,使學生遠離網癮
學生認為網絡游戲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釋放壓力,尋求快樂”,它能滿足“玩家地位平等滿足了交往、尊重的需要”等。在教學中,教師若布置課后綜合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來完成,讓學生個個平等參與,團結合作,讓他們在完成任務時釋放壓力得到了快樂,又會在合作完成作品時得到他人的尊重等。這樣,使學生從做課后綜合任務來代替玩網絡游戲獲得成功感,獲得快樂和他人的尊重等,從而遠離網癮。
3.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使學生用正確的操作姿勢和用眼方法上網
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可催人上進,促進機體健全發展。學生上網的操作姿勢不正確,將會給他們的身體帶來些不良影響。上網用眼不注意休息也將會出現眼睛干澀、發紅,有灼熱或有異物感,眼皮沉重,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頭痛等。因此,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使學生用正確的操作姿勢和用眼方法上網。如在學生第一次上機操作前,向學生介紹正確的上機操作姿勢,并且舉例不正確姿勢會對我們身體帶來的影響。在上機課中,教師輔導學生上機或巡視中,發現學生操作姿勢不對時立即要求學生用正確的姿勢操作,同時要求學生用正確的用眼方法進行上網學習,使學生養成正確的操作姿勢和用眼方法上網的習慣。
4.關注學生特征,克服不良網絡習慣
學生的性別、學生的年齡和知識程度等不同,會使學生對事物的看法和興趣不同。對于高一級學生用QQ、微信聊天交友的情況,在教學中,可以滲透一些具體的例子,如遇到困難用微信互助等,引起學生共鳴,進而再談將過多的時間用在網絡交友的危害,例如容易產生心里孤獨、不太愿意和同學交流等情況,會給我們生活和學習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要學會文明交友,聊天有度。對高二學生學生壓力大的情況,則可以通過建立班級師生微信群,教師可以及時答疑解惑。也通過發布健康向上的學習心得,引導學生參加校園各種活動,以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達到減壓的目的。
學生良好網絡習慣的培養,體現在日常教學細微環節之中,需要教師一點一滴地加以耐心培養。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要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使他們形成良好網絡習慣。

表3 網癮表現情況調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