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娟
(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西昌一中俊波外國語學校 四川西昌 615000)
?
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的方式
楊娟娟
(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西昌一中俊波外國語學校 四川西昌 615000)
摘 要:近年來,國家發展速度較快,人們從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轉向重視學生素質提升,其中,初中音樂是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科目。但是,由于各類因素的影響,目前部分初中音樂教師無法更好的對學生的樂感進行培養,這對學生的發展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不能更好的對音樂知識進行理解,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本文根據對音樂樂感培養需求的分析,提出幾點鑒賞方式,以供相關教師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 樂感培養 鑒賞課教學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音樂考試成績,還要對其樂感進行有效培養,利用鑒賞課的開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使其能夠更深層次的對音樂知識進行理解,進而提升學生審美能力,使其精神需求得到滿足,為其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視唱訓練方式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更好的培養學生樂感,就要重視視唱方式,進而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使其樂感有效增強。在此過程中,聽覺訓練就是根據學生音樂基礎情況,安排學生對相關音樂進行“聽”活動,使其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提升自身樂感。視唱訓練就是教師要求學生對某一曲目進行視唱,使其在唱歌的過程中,提升自身樂感。視唱訓練與聽覺訓練是相互作用的,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教師在引用此類方式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接受情況,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部分農村地區學生音樂基礎較差,教師應該對其視唱訓練以及聽覺訓練加以重視。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對農村地區學生要求過高,要引導其對音樂基礎知識進行積累,保證可以更好的提升班級整體學生的專業素質[1]。
2.重視音樂作品的多樣性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音樂作品的多樣性,進而有效提升學生樂感,保證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音高知識。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進較為科學的音樂曲目,要求學生對中、高、低音進行區分,從音色的識別中對音樂知識進行學習,保證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音樂素質,學生在聽覺感官受到刺激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分別出音樂的優劣,進而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同時,在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識學習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使其能夠更好的提升自身音樂素質[2]。
3.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學生音樂素質。教師要通過音樂知識的教授,引導學生對音樂進行音速知識、節奏知識進行理解,在學生理解過程中,體會到音樂中的情感,使學生能夠與音樂產生較多情感上的共鳴。教師要求學生視唱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要求學生想象自己身處于音樂環境中,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還能使學生積累音樂感性經驗,使其樂感能力得以培養,進而提升學生音樂素質[3]。
1.學習環境的營造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更好的開展鑒賞課,就要為學生營造較好的學習環境。音樂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是相互聯系的,教師可以對教室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使其在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基礎上,形成較好的藝術性。同時,教師還要對樂器的擺放方式加以重視,使學生能夠通過視覺誘惑學習興趣得以提升。教師可以在教師的墻面上粘貼音樂家的畫像等,使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對于農村地區教學條件較差的學校,教師可以根據各類教學工具營造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音樂課堂中更好的提升音樂素質。
2.組織音樂團隊
初中音樂教師要想更好的開展鑒賞課,就要重視音樂團隊的組織,保證學生的鑒賞實踐機會增多。例如:教師組織一些管弦、合唱、舞蹈等樂隊,并且組織參加競賽活動,安排學生作為競賽的評委,學生的參加評選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對音樂進行鑒賞,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鑒賞興趣,還可以使其在鑒賞過程中提升樂感能力。同時,教師組織競賽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使其能夠積極的學習音樂知識[4]。
3.教師樹立良好榜樣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自身的榜樣作用,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學習示范。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保證自身教態較為良好,儀表得體,能夠通過正確的講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教師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音樂曲目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其在鑒賞課中提升樂感,進而提升教師教學效率[5]。
4.重視學生興趣愛好培養
初中音樂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加以了解,根據學生的特長對其樂感進行培養。例如:在發現某些學生對傳統音樂感興趣的時候,教師要與學生共同探討傳統音樂知識,使學生明白傳統音樂的優點與缺點,要求學生對傳統音樂的發展背景以及各類變化因素進行了解,使其對傳統音樂知識更加了解。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傳統音樂曲目,使其在聽覺刺激的過程中,更好的提升學習積極性,在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過程中,提高學生音樂素質。同時,教師應該對學生音樂知識加以拓展,使學生的音樂視野更加寬廣,進而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使其審美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自身教學方式加以創新,重視學生樂感的培養,使其音樂鑒賞能力得以提升。教師應該重視學生鑒賞能力的全面培養,不僅要重視學生整體音樂鑒賞能力,還要對其分段鑒賞能力加以提升,使其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增強音樂樂感能力。教師要引進情景設置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等,以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為基礎,拓寬學生音樂視野,使其發展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徐梅.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J].華章,2012(21):248.
[2] 王鳳麗.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J].音樂大觀,2013(5):70-71.
[3] 耿磊.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J].科技視界,2014(29):237-237.
[4] 曹墨圣.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方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9):161-161.
[5] 周建文.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探討[J].科學導報,2015(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