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曉
(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交通運輸工程研究中心 新疆烏魯木齊 831401)
?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會計專業經濟法的教改探究
白 曉
(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交通運輸工程研究中心 新疆烏魯木齊 831401)
摘 要:經濟法是會計專業中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它也作為會計職業資格考試中必考的一門學科,它在會計專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我們現在會計教學當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如果要培養應用型的專業人才就需要對我們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變
關鍵詞:應用型 會計專業 經濟法 教學改革
會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經濟在會計專業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我們的教學中要明白人才培養的目標。培養應用型的人才就需要對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進行教學的改革。
經濟法課程對于會計專業來說屬于一門應用型的學科。對于會計專業在經濟的教學內容上應該側重于對法律的應用上面。不同的行業涉及的經濟領域是不一樣的,對于我們的會計及專業來說,教學內容上主要應該以會計工作相涉及的法律法規,就是要以經濟法當中與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為教學內容,在實際當中要與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活動結合起來。[1]
除此以外,我們還要考慮到學生就業和自身發展的需要。當前,在我國實行會計職業資格考試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在會計行業中也分為除了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還有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等。經濟法的內容是里面的必考內容,而且涉及到的經濟法律有很多,所以經濟法在會計專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了考慮到學生的就業和自我發展,就要在教學的內容上有所表現。
會計專業經濟法教學內容主要有:[2]
1.經濟法的基本理論
在這里會計專業經濟法中,大概涉及的基本內容有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經濟法的淵源、經濟法的法律關系和它的要數、體系等。
2.經濟法的實體法
這里所說的實體法主要指包括會計相關的法律制度、企業的法律制度、合同法制度、收受制度、金融證券制度、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消費者權益法律制度等法律制度。還可以就當前的國際經濟法律進行適當的介紹。
3.經濟法程序
要站在當事人的角度講解經濟糾紛解決經濟訴訟和經濟仲裁等與其相關的法律制度。
除此之外,經濟法的修改時間比較快,但是教材出版的時間比較長,內容上難以對新的內容進行包括。因此在會計專業經濟法的教學當中,應當對增加和新公布的經濟法律法規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講解,也可以在??祥_辟專欄,及時的對我國經濟法的法律動態進行關注,向學生傳達新的知識信息。
1.教學內容的問題
經濟教學的內容已經滿足會計專業學生的需要,一些專業也開設了經濟法的課程,但是在教材上的選擇、對教學大綱的編寫、對教學內容的安排都是一樣的,沒有體現出會計專業的特點,和與其他專業的不同。而在教學中,課程的內容沒有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進行適當的增減,對課程內容沒有進行合理的安排。不要一味的照本宣科,要靈活的對教學內容進行教授,提高教學的效率。
2.教師存在的問題
可以將經濟學教學的老師分為兩種,一種是有其他經濟類專業的老師擔任教學的工作,這些大部分的老師都十分熟悉會計專業知識,了解學生的知識架構,但是沒有在法學方面受到專業的培訓,不能從理論的高度進行教學。另一種就是聘請法學專業的老師,他們都具有法學知識的能力,但是他們缺乏對會計專業的了解和學生知識的基本了解,例如缺乏對經濟知識和會計專業知識的了解,在教學當中不能與會計專業相結合,也不能對會計專業的學生的特點進行能力的培養,另外這些老師在授課當中對經濟法的教學不能與會計專業的知識點向結合起來,不能對知識的深淺程度進行掌握。
3.教學的方法和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
在經濟法的教學中比較注重理論的教學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上比較的輕視,在文章中我們強調過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如果實踐能力比較的薄弱,就很難培養真正的適合于企業的人才。在考核中比較重視考查學生對書本的了解,沒有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考察,在期末的考核中,會出現平時不專心聽課的學生,通過對書本知識的死記硬背在考核中拿到高分的想象。會計專業的實踐能力是非常強的,如果忽略了這一點,會計業務就無從說起。所以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3]
1.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
在教學的內容上,可以以會計師考試指定的經濟法教材為模板,再結合會計專業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內容的選擇。這樣才能更加符合實際的情況,這樣學生在學校就能學習經濟法的課程,就可以去參加相關的會計考試,更加的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教學的內容上,還可以進行相關知識的補充,針對資格考試進行重點內容的教學。[4]
2.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對經濟法的教學中,教師要具有法學修養。經濟法具有發型、應變性、應用型等特點,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具備較高的實踐能力。教師應該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水平,加快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學的質量。老師還要了解會計職業資格考試的考試的要求,要將它與經濟法的教學互相結合,提高教學的能力。
3.改革教學的方法,注重對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模式上,要轉變以前的教學模式。經濟法的教學更注重案列的分析,在選擇案例的時候要注重方法,可以選擇參與的人員本身就是從事會計職業的,這樣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在考核的時候,要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可以從多方面進行考核。[5]
在經濟社會中,要注重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經濟法在里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會計學中對經濟法的學習是關乎個人從事會計行業的職業規范的準則的學習。現在注重的實踐能力的操作,學校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為社會培養專業化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運華.經濟法模塊化教學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5):82-84.
[2] 李海娟,曹巖,陳松.應用型本科經管類專業經濟法課堂教學的重 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4):60-62.
[3] 齊晉.會計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模式構建[J].高等財經教育 研究,2012(9):47-52.
[4]張魯雯.高校會計人才培養存在的 問題與對策 [J].財會月刊:理論版,2010(6):00-101.
[5]王寶娜.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繼續教育研究,2011(7):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