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崇長肖好亮
(1河南省滑縣教體局教研室;2河南省滑縣第六高級中學 )
?
把微寫作與閱讀教學結合的實踐性研究*
祁崇長1肖好亮2
(1河南省滑縣教體局教研室;2河南省滑縣第六高級中學 )
摘 要:高考微寫作是近年來高考的新生事物,很多研究者都很關注,但是在眾多的文章中卻很少有微寫作和閱讀教學結合的論述。本文擬從微寫作與閱讀教學結合的意義以及微寫作與課堂閱讀教學結合的方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微寫作 閱讀教學 結合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委員溫儒敏說過:(作文的改革)有另外一種辦法,就是設計一道60分的大作文,另加一道15至20分的小作文,或者叫‘微寫作’。2014年6月的高考,北京卷和江西卷就同時增加了微作文,同年,浙江省嘉興市的語文中考也考了微作文。剛剛過去的2015年6月的高考,北京卷和江西卷延續了微作文命題。
對于這個高考卷子上出現的“新生事物”,各高考研究者紛紛投出關注的目光。但是,在眾多的研究文章中,卻很少有把微寫作與平時的閱讀教學結合起來的論述。
研究微寫作與閱讀教學的結合,可以架起寫作與閱讀教學結合的橋梁,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可以在以讀帶寫的同時也以寫帶讀。
微寫作,最早發源于微博,指利用微博寫作微型文學作品。而高考北京卷中的微寫作,又與微寫作的最初意義有所不同。2015年北京市高考語文考試說明說,微寫作要“能用精煉的語言描述事物,表達觀點,抒發情感,能寫簡短的應用性語段”,也就是說,作為高考的微寫作,不僅包含了短小的文學作品,甚至包含了寫作片段和應用性文章。按照表達方式具體可包括說明類、描寫類、抒情類、議論類等,按照寫作要求又可分為賞析評價類、應用類、擴縮改續寫類仿寫類等等。
研究微寫作與課堂閱讀教學的結合,不僅讓學生在高考中的現代文大閱讀、詩歌鑒賞、語言運用和作文中受益,更讓學生熱愛生活,參與生活,關注現實,享受寫作帶來的樂趣。具體地說,微寫作可以在以下方面和閱讀教學結合起來:
1.閱讀教學內容的遷移——仿寫。
教材的文本中,很多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寫作范本。我們以前的教學,大多是帶領學生領會文章“這樣寫”的妙處,很少有針對“這樣寫”的片段練習。教學內容的遷移,就是針對教材中的精彩段落,在學生領會的同時,讓學生仿照文本做寫作片段的練習,這種模仿可以是寫作形式方面的,也可以是思想內容方面的。例如學過《再別康橋》之后,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微寫作題目: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寫一組句子。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又如學過《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后,我們可以設計以下的訓練:
馬克思的墓志銘上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馬克思是怎樣改變世界的?你能說出別的改變世界的牛人嗎?并說說他們是怎么改變世界的。用排比句的形式寫兩三個例子(最好有時代特色)。
當然,模仿不是目的,目的是在模仿“入格”后再“出格”的寫作能力的提升和思想認識的深刻。
2.閱讀教學內容的延伸——續寫、擴寫、縮寫、改寫。
閱讀內容教學結束之后,針對不同的課文,我們還可以訓練學生針對教學內容的續寫、擴寫、縮寫、改寫訓練,這些訓練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可以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聯想想象能力、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和遣詞造句的能力等等。例如,學了杜甫的《兵車行》,進行改寫訓練:
請把本詩改為一出戲劇。要求改寫符合戲劇的基本要求;戲劇沖突突出;人物語言、動作和肖像描寫鮮明生動,符合人物形象。
學完《落日》之后,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訓練題目:
請提取文章中的有關信息,把課文壓縮成一段不超過50字的消息。
學完《赤壁賦》的第一段,可以設計以下練習:
《赤壁賦》是一篇散文,但它又有詩一般的意境,請試著把第一段中的景色描寫改寫成一首詩。
3.閱讀教學內容的深化——鑒賞、評論。
有的時候,有的思辨性、文學性很強的或者內涵很豐富或者是時事性很強的文章,學生的認識不一定很深刻,或者學生學過有表達的欲望,這時候我們可以安排學生寫一寫鑒賞、評論、讀后感等內容的短文,既鍛煉學生的思維,又深化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例如,學了《鴻門宴》,進行課堂微寫作訓練:
有人說在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表現了他的“婦人之仁”,但蘇軾卻認為這表現了項羽的“君子之度”。對于項羽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你是怎樣認為的?請表達你的看法,字數300字左右。
又如,學完曹禺的《雷雨》,我們可以這樣設計:
有人說周樸園是一個十惡不赦的資本家,有人說周樸園是一個思念舊情的男人,請你用三百字左右寫寫對周樸園的評價,要結合課文,有理有據。
4.閱讀教學內容的拓展——實用類短文寫作。
根據不同閱讀教學內容,我們還可以把內容進一步的拓展,借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實用文的寫作。比如學完《報任安書》之后,我們可以讓學生給司馬遷寫頒獎詞或寫一封短信的應用文訓練。又如,學完老舍先生的散文《我的母親》,我們可以進行如下訓練: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們看著母親日漸衰老的面容,當我們喝著母親為我們煲好的湯,當我們聽著母親日復一日的嘮叨,我們是不是能感覺到她們的心、她們的愛?大音希聲,至愛寡言,也許我們的母親并沒有把愛字掛在嘴邊,可是她們深沉的愛,我們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覺到。母愛是水,是沉默不語的水,可是卻包含著多少涌動的心血。
請以“心中有愛要表達”為題,暢談你對母親的愛。字數100——300字。
總之,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的兩種必備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把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必然會起到1+1大于2的效果。
*本文為2015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 《高中語文微寫作與閱讀教學結合的實踐研究》 JCJYC15012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