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承利
?
英語教學中學習策略培養方法之芻議
□時承利
【摘要】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為其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從創設情境,感知和模仿英語發音、“多法并用,有效記憶和使用詞匯”、“文本對話,理解句型結構和語用”、“口語交際,具體語境下有效交流”、“跟進指導,不斷加強反思和調整”5個方面進行學習策略的培養。
【關鍵詞】英語教學;學習策略;培養;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英語學科的研究如火如荼,很多英語教師的教學不再局限于死記硬背英語單詞與語句,而是滲透學習策略的培養,幫助學生獲得知識、涵養情感、習得方法。正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所指出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為其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習策略是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使用英語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以及指導這些行動和步驟的方法與信念,是對何時使用何種技術和技巧的決策過程以及對技術技巧本身的認識。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培養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做起:
小學生學習的英語詞匯,絕大部分是符合讀音規則的,因此,應該在小學階段即開始訓練學生按照讀音規則朗讀單詞的能力。教師可以創設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聯系、對比,總結字母、單詞發音規律,逐步掌握字母與音標之間的聯系。以單詞cake、bag學習為例:①教師出示有圖的單詞卡片cake和bag,請學生讀;②請學生找出兩個單詞中共有的字母a;③請學生聽錄音,并模仿學習字母a的名稱音;④再請學生讀單詞cake和bag,并說出哪個單詞中的字母a與字母的名稱音發音相同;⑤出示cake的單詞卡片,請學生說出還有哪些學過的單詞與cake中的字母a發音相同;⑥請學生讀單詞bag,體會并說出與cake中字母a的發音有什么不同,然后再請學生說出其他與bag含有相同元音音素的單詞;⑦通過字母a在以上不同單詞中的發音,它有什么發音規律嗎?學生若能總結出發音規律,自然對單詞的記憶有所幫助。
記好單詞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根據單詞的讀音、構詞法、類別等內在規律,學會音標記憶法、聯想記憶法、構詞記憶法、游戲記憶法等多種方法,促進學生多、快、好、省地記憶單詞。現代心理學家認為,人腦中的知識不可能孤立儲存,總是通過與其他知識建立某種關系而儲存,而且只有通過一定的網絡系統儲存的知識才能被有效地提取并利用。這是一種發揮學生現象力的方法,可以訓練學生將英文單詞與相應的“義”聯系起來,從而增強分辨記憶單詞的能力。以water為例,與water有聯系的其他詞可以有:clean,cup,thirty,tea,grandpa,bottle,hot,cool。如果學生說出一些表面上看似沒聯系的詞,可以讓學生解釋其內在含義,比如water與grandpa的關系,如果學生解釋為Grandpa is drinking water,就說明學生對詞義是理解的,應該算學生對了。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言語策略上要始終重視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體會文本中所描述的事件與情境,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樂于開口,樂于實踐。例如在講解人教版PEP三年級上Unit6 Happy birthday Part A Let’s talk時,筆者提供給學生要學習的核心句型是How many…?讓學生感知核心句型How many…?的語義及語用情況。教學設計如下:通過設置Bob的生日聚會,呈現Bob收到生日禮物的情景,引導學生使用已學語言進行對話,復習數字的回答。接著,教師使用PPT逐張展示部分禮物的圖片,學生看圖猜測,學習運用句子How many…?提問以及正確回答。學習句型后,課件出示Sam的照片,告訴學生明天是Bob的好朋友Sam的生日,引出Sam在蛋糕店買蛋糕的場景,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預測對話內容,目的是讓學生根據已有的背景知識預測談話內容,以引發對對話的期待。教師播放對話錄音,讓學生感知對話,回答問題,進入文本的學習。通過猜測、匹配、排序等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目標語言在情景中的運用,同時要求學生朗讀表演對話時模仿正確、語調自然。語言輸出環節,創設一個情景:一起去商店買禮物給Sam,請學生運用目標語言進行小組內編對話并表演。這樣,學生對句型結構有了更加深刻理解,句型結構的語用功能也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
英語課程提倡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現語言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有這樣一個活動案例:評選最佳“天氣預報員”。首先,教師在課件上展示當天中國各省市自治區天氣情況。而后開展小組活動:學生每四人一小組,每人選擇一個不同地點,準備匯報,同時伴有央視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匯報表演范例:Good morning,everyone. 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 I’m…It’s snowy in Harbin. Thank you!See you next time!本活動中教師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和認識水平,準備了直觀、生動的教具,創設了寬松、活潑的學習環境和真實、有意義的活動場景,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浸入式地感受語言、運用語言,并且始終保持高漲的情緒。
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和調整:這個問題我是怎么解決的?我這么做有何根據?效果如何?例如,指導學生制訂簡單的學習計劃,對自己未來一個學期或一個月的學習事先提出要求。這種要求不一定面面俱到,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出幾個主要指標就可以了,如每天聽多少分鐘錄音,記住多少單詞,做多少篇閱讀理解等。然后指導學生對每周或每月的英語學習進行回顧,也就是反思,想想自己在英語學習上有哪些進步,還有哪些不足等。注重引導學生分析、反思、認識自己,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從“安排好自己的事,做一個善于謀劃的人”做起,不斷分析自己的學習現狀,調整學習策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在英語課程實施中,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上述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他們把握學習的方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保持終身可持續性學習奠定基礎。當然,學習策略是靈活多樣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時、因地、因事而異。與此同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不斷進行調整。
(編輯:趙悅)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07-0120-02
作者簡介:時承利,山東省肥城市白云山學校英語教師,中小學一級教師,泰安市教學質量先進個人,山東省遠程研修“優秀指導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