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 楊 霞 趙 陽(淮南師范學院)
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
王向偉楊霞趙陽
(淮南師范學院)
采取問卷調查、專家訪談等方法,對安徽省10所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表明,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觀念日益增強,創業教育以開設創業必修課、開辦創業講座和舉辦創業大賽為主要形式。存在的問題有創業教育目標定位模糊、師資隊伍建設滯后、創業教育體系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建議建設高素質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構建創業教育支持體系,強化創業教育實踐活動等。
應用型本科;創業教育;創業精神
就業是社會和諧的根本,而創業是擴大就業的有力武器。2016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就高達765萬,再創新高,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國家非常突出的社會問題。擴大就業,鼓勵創業,尤其是鼓勵具有創新意識的大學生創業具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基于對當前創業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對安徽省10所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與研究,旨在為推動我國應用型本科高校全面開展創業教育活動提供參考依據。
為了了解應用型高等院校創業教育現狀,采用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向淮南師范學院等10所應用型本科高校發放調查問卷4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共380份,回收率為95%,其中男生156人,占有效回收問卷人數的41.05%,女生224人,占有效回收問卷人數的58.95%;大一學生85人,占有效回收問卷人數的22.37%;大二學生96人,占有效回收問卷人數的25.26%;大三學生91人,占有效回收問卷人數的23.95%;大四學生108人,占有效回收問卷人數的28.42%。
1.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對創業概念的理解
調查顯示,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對創業的概念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但還是屬于比較狹義的一個層面。例如,認可度比較高的是創立一家公司(34.74%)、開店鋪甚至擺攤(29.47%),對創業概念的理解比較主觀化、片面化,沒有認清創業的本質。由此可以看出要想走出創業的第一步,首先要進行思維模式的轉變,改變傳統的觀念和認識。可見,創業教育應從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開始,使其知道,創業不單單是創立公司、開店鋪,創業還有著更為寬泛的概念。
2.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中創業行為占大學生群體的情況調查
當被問及是否曾想過創業或嘗試過創業時,53.42%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曾想過創業,但還沒嘗試,5.53%的學生正在嘗試,2.11%的學生處于創業進行中。這一數據表明大多數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有創業意識和動機,只是基于種種因素尚未實施,和大學生高漲的創業熱情相比,1.58%的學生創業失敗,只有1.05%的學生成功創業,這一數據差別說明應用型本科高校進行創業教育符合時代的需要,更切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非常有必要性和針對性。
3.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師資力量的調查
關于創業教育師資情況調查。應用型本科高校很少有創業理論專業型教師,僅為2.89%。沒有形成創業教育的高精端師資團隊,大都由兼職教師擔任。其中輔導員兼任創業教育課程占56.32%,學生處等行政管理者占22.63%。大多數創業課程兼職教師只在接受短期的創業培訓學習后就開始為學生授課。追根溯源,造成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師資短缺的原因與我國高等學校對創業教育領域的專業人才培養不足有直接關系。
4.學校所提供的創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多選)
當被問及您所在的學校提供了哪些創業教育方面的指導時,選擇有創業教育必修課的學生占75.00%;選擇創業實踐基地的學生占68.42%;選擇開展創業計劃競賽的占70.53%;選擇了學校經常請一些創業專家來學校講學的86人,占有效問卷人數的22. 83%。大學生對所在學校創業教育開展狀況的了解不夠,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是課堂教學的時間短,還缺乏系統的體系和相應的評估機制。
1.注重培養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技能
實際上,真正選擇自主創業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只是少數,大多數畢業生因為缺乏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所以,寧愿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就業招聘會上碰壁,也不選擇創業。高等教育大眾化要求我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由單一的人才教育目標轉變為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基礎的創新與創業教育。所以,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應注重創業精神和創業技能的培養,鼓勵和扶持更多具備自主創業條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
2.建設高水平的創業教育專業師資隊伍
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力量,對學生的學習及創業行動有極大的引導作用。然而現階段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師資的匱乏已經嚴重影響到創業教育的開展。所以,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等方式可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師創業指導能力。“請進來”就是聘請成功的企業家和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管理人士等作為兼職教師。這樣有兩大好處:一是優化師資配置,提高了創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二是以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與經歷激發學生對創業實務的興趣。
3.創業教育應當融合到專業教育中
“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是有效開展創業教育的必然趨勢。”應用型本科高校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構建一體化的創業人才培養方案。一方面深刻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是專業教育的進一步延伸和升華,是當今新時代賦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厚此薄彼、顧此失彼。另一方面,盡快改變傳統、單一的專業教育理念,要充分認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4.加強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環節
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培養來源于創業實踐,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較強,因此,創新創業教育要注重實踐教學環節。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構建校內和校外兩大實踐平臺。在創業實踐平臺建設方面應該做到以下兩點:一是“校企聯姻”,學校和企業可以互惠互利,它是創建實踐基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二是將創新創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專業實習等相結合,既可以融合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又可以極大提高創業成功率。
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如何落實,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如何進一步提高都是我們當前應亟需解決的問題。雖然大學生創業數量猛增,但創業形式單一、創業領域窄的情況最終會導致創業猶如曇花一現。本文結合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創業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提升對策,旨在引起應用型本科高校對創業教育質量狀況的重視,共同探索應用型高校創業教育質量提升的解決對策。
[1]郭凱,陸雷娜,況志華.大學生創業綜合素質教育路徑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146-147.
[2]李晨明.吉林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4.
[3]樊鵬.高等院校本科生創業教育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4.
[4]劉洋,張宏雷,黃建平.創業教育知識結構及具體實施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174-175.
[5]陳立影.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面臨的幾個問題及對策[J].商,2014(10):290.
·編輯李琴芳
本文系淮南師范學院科學研究課題項目,項目名稱: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4xj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