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玲(重慶三峽學院外國語學院)
淺析英美文化融入與大學英語教學
劉佳玲
(重慶三峽學院外國語學院)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對教學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英語是尤為重要的教學內容,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教師有必要適時融入英美文化,既能增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又能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更多地了解異域的風土人情和習俗,進而對英語教學發揮積極的作用。主要分析英美文化融入大學生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并提出具體融入的途徑,能為大學英語教師提供積極的借鑒。
英美文化;大學英語;融入
英語是語言學科,因而教學難度相對較大,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諸多阻礙,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必須施以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融入英美文化,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對英美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同時對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教學內容有著重要意義。對此,相關人員針對該問題進行了研究,能為大學英語教師提供積極借鑒,增強教學效果,推動大學英語的發展進程。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進而順利開展教學活動。英語具有深刻的英美文化底蘊,將英美文化引入課堂教學中具有必要性。首先,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優秀的英語交際型人才,以適應國家發展的趨勢。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滲透英美文化增強學生對異域風俗的了解,進而更好地利用英語進行交際。其次,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英美文化能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對中西文化有著差異性理解和認識,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英語。最后,在教學活動中,適時植入英美文化,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1.借鑒《圣經》或希臘神話等文化
對英美等西方國家而言,《圣經》是其文化源泉,開啟了西方文明,而英語短語、習語等諸多語言內容與《圣經》聯系密切,能夠溯源。所以,大學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可以適時引入《圣經》等文化內容,能增強學生的理解。例如,在“The Professor and the Yo-Yo”教學中,文本中有許多描寫人的情感的詞匯,如,anger/pain/vanity等,這些詞匯能追根溯源至《圣經》中。希臘神話與我國上古神話類似,同樣是孕育文明的搖籃,希臘神話內容比較經典,富有文化底蘊,將其應用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
2.為學生播放英美文學作品的視頻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英美文學作品的視頻,不僅能明確作品中人物的語氣、情感等內容,而且能對異域文化、風土人情等方面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驗。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引入英美文化,對學生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以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評價能力等。例如,教師講解關于環境保護文本內容時,為學生播放《冰河世紀》等影片,不僅使學生感受到了英美文化與中方文化的差異,而且對環境保護有著進一步的認知,對培養學生語言能力、交際能力等綜合能力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3.深入挖掘英美文化元素
通常,選入大學英語教材中的文本較為經典,蘊含著豐富的內容。教師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英美文化元素,并適時植入課堂教學中,才能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有更為深刻的理解,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首先,英語教材內容不但是教學參考材料,而且具有文化內涵,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其次,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對教材文本內容進行背景介紹,并講解中西方文化差異,逐漸引導學生對英美文化元素的挖掘,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
4.借鑒英美名言、詩歌等內容
大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名言或富含哲理的句子。對此,教師加以有效利用,能更好培養學生的西方文化底蘊,促進學生養成健康的人格。例如,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英美詩歌,并將其利用優美的文字進行翻譯,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學生快速記憶有積極作用。如此,學生可以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并在寫作中積極運用。由此可見,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合理融入英美文化中的名言、詩歌等內容,以達到開闊學生視野的目的。
綜上所述,英美等西方國家與我國發展歷史背景、文化底蘊、經濟政治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因而,在開展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許多知識內容倍感困惑,不僅影響了大學英語教學效果,而且不利于學生學習更多英美文化知識。對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適時引入英美文化具有必要性,能增強學生對英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認知,對其更好地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英語交際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郭敏.中國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及實現路徑[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1):135-137.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