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芳(寧夏鹽池高級中學)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
余清芳
(寧夏鹽池高級中學)
閱讀是提升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語文素質的高低同閱讀面有很大的關系,閱讀教學已成為推進語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但是,當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狀況卻不盡如人意,有著嚴重的不讀或讀得少的問題。要改變高中生的課外閱讀現狀,語文教師就必須轉變教學理念,要敢于創新,探尋新穎的方法,運用科學、靈活、有效的教法,充分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和熱情。
課外閱讀;習慣方法;轉變觀念;指導方法
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能夠提高高中生對各種讀物的鑒賞能力,促進他們提高閱讀品位,進而促進其個體素質的優化。如何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依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提高教師素質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而要想全面提升高中生語文教學和課外閱讀能力的素質,要全面擴大課外閱讀量、以身作則、轉變觀念、開拓教師業務學習渠道、拓寬學習內容、掌握課外指導方法。
(一)以身作則,轉變觀念
高中的語文教學一直是以應對“高考”為主要目標的,但是其實從目前的高考考核與評價行為來看,更多的是重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核,而課外閱讀是提升學生這兩方面能力的最佳途徑,因此,教師必須盡快轉變觀念,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從思想上提高認識。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并且對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將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語文教師隊伍建設,加快教師角色的轉換為新課程全面、有效地實施做好師資準備,對以身作則能夠用課外閱讀素質感染學生的教師要給予獎勵和鼓勵,并通過“學生評價老師”的考核行為來讓教師認識到自己知識儲備方面的不足等問題,進而積極地投入到課外閱讀活動中,讓高中語文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成為課外閱讀活動的引領者和實踐者。
(二)掌握課外指導方法
教師必須要掌握更多的課外閱讀指導方法。首先,教師要利用班隊會等機會來讓高中生掌握名人讀書的良好習慣和方法。將這些內容制作成視頻播放給學生,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讀書習慣,選擇自己喜歡的良好讀書習慣作為閱讀輔助,形成良性循環。其次,教師要訓練定時閱讀和限時閱讀的習慣。我國古代有“好古敏求”“讀書十行俱下”的說法,足以說明提倡速讀能力的重要性。利用速讀法,可以讓學生在最少的時間里獲取盡量多的有效信息。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瀏覽中必須精力集中,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為了保證閱讀時間,我們可以讓全班學生在一起進行閱讀,閱讀時老師及時地點撥、引導,提高閱讀的效率。另外,教師要讓學生形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讀書應該慢慢地讀,一邊讀,一邊動腦筋想一想:這本書講了哪些道理,是怎樣講清楚這些道理的;書上有哪些好的語言、好的描寫,也要想一想。嚴格地說:有些好的段落,光讀光想還不夠,你們小孩子要能夠背誦才行。另外還要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可以做摘抄,記提要,也要寫心得、記體會。
(一)注重學生的個性體驗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林格倫在《課堂教育心理學》一書指出:“教育,正像其他的社會過程一樣,它的成效依靠交往。”發展學生個性是社會和時代的需要。中國古代兩千多年專制的政治傳統和“整體至上”的價值取向基本抹殺了個體的獨立人格,壓抑了人的個性發展。新中國成立后,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如今的時代已經是以創造性的人力資源為依托,并以人對知識的創造、加工和運用作為推動時代發展的動力。所以,作為21世紀的教師一定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確實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多與學生交談,試著走進學生的心靈,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彰顯個性閱讀。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文中自己特別喜愛或感受最深的部分作出個性反映,而不是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為此,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對文本的解讀有自己的心得,或發表看法,或提出疑問,或作出自己的評價,進而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
自主性學習就是學習者能夠認識自己的知識、能力等缺陷,根據學習能力、學習動機等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自主性地學習知識、技能和能力等行為。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因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只有有了濃郁的閱讀興趣,才會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收獲。對于很多過度娛樂性的選擇教師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但是不能硬性要求學生去閱讀名著作品,這樣往往會產生反作用。教師要利用集體的力量去轉變學生的閱讀選擇觀念,要在整體的知識氛圍下迫使學生去進行爭取的閱讀選擇,融知識的豐富性、生動性以及廣泛性于教學中,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總之,要時刻明確教師是學生閱讀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鼓勵學生積極探究,獨立思考,敢于發表自己的感受,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三)營造自由開放的閱讀空間
在21世紀,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將占據主導地位,而課外閱讀是最快接觸現代理論知識的途徑,因此,課外閱讀的開放性要更為明顯。首先,閱讀目標的開放。不以技法的掌握為唯一的學習目標,體現學習目標的多元化。第二,教學內容的開放。在課外閱讀中加強學科的整合、資源的挖掘和知識的貫通。第三,閱讀時空的開放。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要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與大自然,使教學的時空不受課堂限制,營造自由開放的課堂空間。
要改變高中生的課外閱讀現狀,主要在于教師。隨著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不斷前進的步伐,語文教師就必須轉變教學理念,要敢于創新,探尋新穎的思路和方法,運用科學、靈活、有效的教法,充分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和熱情。此外,語文教師要大量閱讀,持之以恒地用書籍來充實自我,“腹有詩書氣自華”后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就會駕輕就熟,才會以榜樣的力量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