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超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 湖北武漢 430080)
中職模具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的探索
官 超
(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 湖北武漢 430080)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模具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導致模具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這對中職院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如何在新形勢下培養出更多的適合模具經濟市場需求的高質量人才,是中職院校首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培養中職模具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不僅是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保證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本文就我國模具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加強中職院校模具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20世紀90年代,我國模具行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廣泛的應用于汽車、機械、電子、輕工業等行業中,并且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也得到了相應的創新和改進,同時在國家和政府大力扶持的背景下,對模具專業高素質人才需求量也逐漸增加。
目前,雖然我國模具生產總量位居世界第三,但是整體發展還不夠完善、協調,沒有統一化的管理趨勢,受到了資金、技術、信息流通等因素的影響,各個區域的發展水平和專業技能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但是,國家和市場正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針對模具市場供過于求、成本過大、技術人才稀缺等問題,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調整。所以,從整體上來看,我國模具行業有著很大的上升空間,也存在著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就需要中職院校為模具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和動力[1]。
中職院校結合我國模具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實際情況,對模具專業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有了新的標準和要求,不斷的完善日常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保證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的同時,還要提高其實踐能力,使二者能夠協調全面的發展,為學生畢業后更好的學習和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2]。
1.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學生學習的大部分知識都是通過老師日常課堂上的講解,所以老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經驗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綜合素質。中職院校應該注重對師資隊伍的建設,保證老師的專業技能能夠與時俱進,傳授給學生最新的技術理念,注重對學生實用性和技術性方面能力的培養。同時,要摒棄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單向灌輸模式。學校可以為青年骨干老師提供繼續學習的機會,加強和其他先進學校之間的交流互動,也可以讓老師去當地先進的模具企業進行實際的操作,加強自身的教學經驗,學習先進的模具制作工藝以及數控技術,為了在課堂上更好的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拓展相應的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通過鼓勵老師進行繼續學習的方法,能夠提升中職院校整體的教學水平和質量,也能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另外,中職院校也可以積極的聘請當地優秀企業的一線操作技術人員擔任模具專業實踐課程的兼職講師,對學生實踐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明白模具專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根據調查顯示,這種教學模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既能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又培養了實踐能力[3]。
2.創新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也不符合新課標中規定的標準,中職院校應該結合時代的發展趨勢對學校的硬件設施進行完善,保證老師教學任務順利的實施。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在講解枯燥的理論知識時,老師可以利用學校先進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設施,將理論知識轉化成圖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模具模型,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實施,提高模具專業課堂的教學質量[4]。
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材上的要點難點進行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自己對模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并解決。老師起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進一步強化鞏固理論知識,同時可以將日常書面的考核改成制作模具等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和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思考操作,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也有利于老師對學生的操作情況的掌握,適當的調整教學任務的難易程度,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模具的興趣,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
3.合理設置教學課程
中職院校模具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是為了學生畢業后能夠快速適應發展的社會,同時新課標也將實踐操作能力視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中職院校和老師就應該合理的設置教學課程,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課程的分配,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老師應該結合模具市場的需求和發展方向,有針對性的對學校的學生科學、合理、高效的設置教學任務。現在模具市場需要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因而學校就應該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設置課程的時候,也要加入實踐教學課程,掌握模具理論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5]。
4.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
學校在對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的同時,也可以加強和當地模具企業進行合作,形成互幫互助的形式。校企合作,就是企業為中職院校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基地,同時學校也為模具企業提供高素質的人才,這種教學實踐形式不僅提升了中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還能夠加強對模具行業的認識,明確的了解模具專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而且企業內部的設備齊全,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實際的動手操作,讓學生接觸最先進的制模技術,更好的和社會接軌,為其畢業后就業做準備。
培養中職模具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是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同時,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更好的就業奠定基礎。
[1] 黃鳳.中職模具專業教學改革初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5(1):280.
[2] 陳華軍.淺談中職學校塑料模具教學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成功(教育版),2013,56(1):100.
[3] 戴留中.中職模具專業的生產實踐能力培養教學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89(13):201-201.
[4] 任建忠.中職課改背景下的模具專業教學改革策略[J].職業,2010,12(32):55-56.
[5] 王鳳清.對中職機械加工模具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4,75(A3):181.
官超,男,1988年10月12日出生,籍貫湖北武漢,武漢科技大學專科,機電一體化專業,從事教育及專業相關工作10年,現在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