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英
?
高中選修課程教學困境及其應對策略初探
——以《先秦諸子選讀》為例
◎程海英
選修課的設置是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亮點。它作為必修課程的輔助和深化,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開設《先秦諸子選讀》的選修課程,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需要,又是促進學生完善道德、提高思維水平、增強閱讀寫作能力的要求。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卻存在諸多的困惑。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試闡述之。
《先秦諸子選讀》主要選取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的論著學說,他們生活的時代離我們的時代相差太遠,理解他們的思想并不容易,同時,這門課程的教學從本質上看,是屬于文言文教學的范疇,在具體教學中困難極大。
(一)從課程設置計劃數看,時間的安排捉襟見肘
本教材共七個單元,26個小節。課時的安排是36個課時,按照每周五個課時來看,這門課可能所得到的教學時間最多不超過8周。但是教學內容卻遠遠超過了一個必修模塊。課時不足,很容易導致教師為趕進度而蜻蜓點水,這樣就失去了開設選修課的初衷。
(二)從教師教學儲備量看,本身經典文化素養有所欠缺
對于教師而言,先秦文章閱讀的難度是相當大的。大部分的一線教師并不是古文研究的專家學者,在自己的知識儲備中,先秦諸子的文章也只是略懂皮毛。教師沒有對教材全面而深刻的把握,沒有對先秦諸子原著盡可能的閱讀和了解,一線教師怎樣在那么短的時間內讓學生讀懂讀透,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獲,確實是一大難題。
(三)從學生學習的接受度看,學生對先秦經典文化的認知存在差距
一是《先秦諸子選讀》中所選課文語言艱澀難懂,多數超出了中學生現有的文言文閱讀水平,讀起來都佶屈聱牙,難以理解;二是選文多是以片段組合形式給出,而不同片段往往在原著中分屬不同的章節,彼此之間缺少有機聯系,并且很多內容枯燥無味,缺少故事性和趣味性,難以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三是學生一直生活在校園里,人生閱歷不夠豐厚,缺少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思考和積淀,而這些卻正是與作者、文本對話的前提。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里是把《先秦諸子選讀》歸在了“文化論著選讀與專題研討”里面,提出的要求和建議有“選讀古今中外文化論著,特別是一些經典名著,拓寬文化視野和思維空間,思考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科學精神,提高文化素養,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為準則”,“在整體了解論著內容的基礎上,選讀其中的重點章節,有側重地進行探究學習,把握論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了解用以支撐觀點的關鍵材料”等等。本冊教材前面的《編者說明》:“本課程旨在通過學習先秦諸子論著,啟發和引導學生陶冶身心、涵養德行,提高對我國文化傳統思想的認識,加深對優良傳統的熱愛,發展學生閱讀古文的基本功。”基于對綜合課程標準以及教材說明的理解,筆者在《先秦諸子選讀》教學中嘗試一些具體探索實踐。
(一)發揮主觀能動,進行專題講座
課文都是部分節選,在局部深入研究之前,必須對各家思想及相關背景有一個整體了解。總有一些學生會對某一家諸子有深入研究的興趣,這時候可以指導學生成立諸如“論語研究小組”“孟子研究小組”,讓他們分工合作,搜集整理某一流派的主要思想觀點以及思想家的基本生平等資料,并且要做好PPT,然后在課堂上給其他同學做專題講座。當然,整個過程教師要悉心指導,必要時可以做適當補充。其他學生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然后同桌之間相互復述以加深記憶。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充分發揮部分對諸子有興趣的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全體學生不同程度的進步,為下一步的細致探討打好基礎。
(二)觀照現實生活,組織辯論活動
在合適的時機可以找有價值的話題讓學生展開辯論,必要時可以組織專門的辯論賽。當初諸子百家為了達到“語出驚人”的目的,很多觀點往往都過于絕對化,讓學生不墨守成規、不拘泥于古人先哲的論調,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問題,辯論自然是最好的途徑。這樣的辯題很多,比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還是“己所不欲,可施于人”,是“人定勝天”還是“人難勝天”,是“必曰利”,還是“何必曰利”,都很有價值,道理越辯越明,這樣的辯論對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很有意義。
(三)演講形式多樣,加深文本理解
讓學生針對某一個話題百家爭鳴,相互啟迪。諸如結合“論語選讀”單元的教學,可以舉行“讀論語,做君子”的演講比賽。先小組,再班級,再到全年級,學生們在一次次修改中、演講中,在一次次聆聽他人的獨到見解中,加深了對《論語》思想精髓的理解,也領悟到了很多的人生哲學。
高中選修課程的教學實施,無論是教師的教學實踐,還是學生的學習實踐,確實都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棄這門選修課。高中仍屬于基礎教育的范疇,不能把普通中學的語文課堂當成大學中文系的課堂,只要學生了解先秦諸子的基本思想并能以此來觀照審視乃至指導自己今天的生活就很好了。不必要每個同學對文本的理解都能做到頭頭是道,旁征博引。所以,作為老師,只要認真研讀課標,尊重學情和教情,多學習,多思考,多實踐,就能上好選修課。
(程海英甘肅張掖市實驗中學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