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拜城縣實驗高中)
試析高中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對寫作水平的促進作用
劉仕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拜城縣實驗高中)
立足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首先分析了課外閱讀對提高高中生寫作水平的重要作用,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效促進課外閱讀效率的策略,以期將理論應用于實際教學中,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課外閱讀;寫作水平;策略
現階段的高中語文教育,課程設計大多從考試出發,重點放在課文的講解上,對課外閱讀涉及較少。但足夠的課外閱讀是學生寫作能力得到提升的基本條件之一,高中語文教師應給予充分的重視。
1.課外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對于大部分當代高中生來說,他們從小接受應試教育,很少有機會去自由地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甚至很少接觸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因而,許多高中生對課外知識知之甚少,導致他們寫作時沒有素材,寫出的作文味如嚼蠟,毫無新意。在課本內容之外,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適度的引導,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積累更豐富的寫作方法。如此,學生不僅能夠在考試中就能寫出更優秀的作文,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而且能夠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2.課外閱讀能夠提高閱讀和理解能力
伏爾泰說:“書讀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閱讀名家作品,是一個與文學巨匠交流的機會。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學生可以理解到名著的文章框架、寫作手法、寫作意圖等內容。高中語文教師應幫助學生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吸收了文學著作的精華之后,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會有所提升,而倘若能夠將這些能力用于實際寫作中,學生的寫作效果也會得到顯著的改善。
3.課外閱讀能夠引起學生的寫作熱情
在目前的作文寫作中,學生往往是被動的。學生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文學積累和寫作水平,導致他們對作文產生了抵觸情緒。進行課外閱讀后,學生被所讀的作品所感染。如此,學生的寫作熱情被喚醒,對寫作也會產生更大的興趣,從而愿意主動去寫作,愿意去抒發自己的感受,作文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
1.教師應發揮指導作用
在課外閱讀的起始階段,為了防止缺乏經驗的學生走上彎路、歪路,教師作為引路者,應幫助學生起步,教會他們閱讀的基本技巧和分析文章的方式。學生得到教師的指導,舉一反三,使他們在自己單獨閱讀時,也能有效地進行文章的賞析,理解文章的獨到之處,達到自主閱讀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插入一些文章理解的小竅門,也可以另外選擇一篇課外讀物進行具體的講解,通過具體文章的分析,讓學生領會到有效閱讀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引導學生選擇適合閱讀的書目
由于閱讀經驗不足,學生往往不能輕松地找到適合的課外讀物。而教師精力有限,不能分別為每個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目。此時,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有關選擇書籍的指導,或者采取一些簡單的措施,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閱讀到適合自己學習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作品。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書評作業《給我幫助最大的一本書》,通過對收集到的書籍作品進行篩選整理,得出一份同班同學互相推薦的書單。學生可以從這張書單中找出自己有興趣的讀物,甚至可以方便地從同學處借到需要的書籍,同時達到了節約紙張、合理利用圖書資源的目的。
3.強調積累的過程
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的收獲,即:學生通過閱讀積累到了哪些有益于提高寫作水平的內容。為了實現對學生課外閱讀的監督和指導,教師可以考慮采取一些特別的手段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由于學生閱讀的內容不盡相同,因此,考核方法也應經過深思熟慮。例如,可以采取“開展課外讀物手抄報比賽”的形式。由于手抄報可以體現的內容十分豐富,除了可以考查學生對自己讀物的理解與概括能力之外,也能體現該讀物的特點,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閱讀,起到宣傳作用。
4.鼓勵基于課外閱讀內容的寫作
沒有了教師和課堂的束縛,對于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來說,課外閱讀可能會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課外閱讀后,需要教師介入,采取作文的形式,對學生的閱讀進度、閱讀深度及理解能力進行考查。例如,每兩周布置一次與課外閱讀內容相關的作文,可以是對書中人物的理解分析,可以是對寫作手法的賞析,也可以是結合學生自身的生活經歷談談閱讀感想,只要能體現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的收獲即可。
寫作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課外閱讀。同時,課外閱讀在促進學生寫作水平提升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著力于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愿意寫作,并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夯實基礎,如此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水平。
[1]呂富敏.如何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J].科技創新導報,2008(24).
[2]農文麗.課外閱讀:學生作文語言的“源頭活水”[J].基礎教育研究,2008(6).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