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怡(浙江省寧波外事學校)
對職高幼教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徐怡
(浙江省寧波外事學校)
通過對現階段幼教英語發展的趨勢及職高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發現加強幼教專業英語課的重要性,建議教師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通過教學內容的調整、教學模式的創新等手段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教學內容;教學形式
在英語學習風潮盛行的當下,英語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英語不僅是我們通往世界的通行證,更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隨著21世紀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幼兒英語教育蓬勃興起,于是家長們普遍開始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是對學齡前兒童英語早教的重視。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星級幼兒園陸續開設了雙語課、英語特色課或幼兒英語興趣班。在學齡前兒童英語教育日益發展并受到重視的今天,社會對幼兒英語教師的需求也逐漸從數量向質量轉變。因此,加強幼師專業的英語課,著力培養適應幼兒英語教學發展所需的教學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我校職高幼師英語教學的對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上了普高分數線但志愿在幼師的高分群體,多數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和知識;另一種是從幼教專業本身考慮,因專業出眾被錄取,但文化分,尤其是語、數、外三門主課差的低分群體,他們的英語基礎不扎實。這就形成了兩極分化:在教學中,好的學生認為教得少、慢,差的學生聽不懂,而后者占了大部分比例,這就使我們的英語教學面臨一定的挑戰。
以英語學習的興趣為立足點,基礎好的學生普遍認同英語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學好英語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素質,也能為今后的就業提供優勢。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學習的動力十足,上課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發揮了很好的學習能動性。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并沒看到當前幼教改革的趨勢,覺得學英語無用武之地,主觀認為學好專業技能(如鋼琴、舞蹈、聲樂、美術等)才是首要,就能較為順利地進入公辦星級幼兒園或較好的民辦幼兒園。
綜上所述,對于如何培養幼教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如何提高幼教英語的教學質量及培養適應幼兒園需求的綜合型幼教人才等一系列問題都值得我們探討和思考。以下是本人在職高幼教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幾點思考和做法:
1.教學內容貼近專業,貼近生活
經過三年專業和理論學習的職高幼師生畢業后便面向幼兒園,而學齡前兒童學習外語的主要目的是進行外語的啟蒙教育,通過培養學齡前兒童對外語的興趣,初步形成聽說英語的習慣和能力,從而養成張口說英語的良好習慣,并進行簡單的日常英語會話與交流。所以,幼師的英語教學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說,不畏懼說,例如,教學生掌握有關自我介紹、問候、表達個人喜好等方面的日常用語;教學生熟知一些和幼兒園日常管理或教學有關的詞匯及短語。因此,幼師英語教學應把培養和提高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放在首位,并圍繞這一點明確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因材施教,保障課堂教學效率
現代幼師英語教學在強調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也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能有效、充分地完成40分鐘課堂教學。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實施分層次目標教學。對于基礎薄弱且缺乏自信的學生,需要格外關注,多去鼓勵、感化和幫助他們,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效能的最大化。其次,教師應立足學生個體,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個體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分層教學,以適應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使他們揚長避短,通過自身努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最后,依據幼師學生偏愛唱歌跳舞的特點,把英語教學融入音樂、舞蹈等專業中,如把課文熱身部分“sing and dance”的幼兒英語歌曲與幼兒舞蹈創編和音樂彈唱結合。
1.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愉快學習
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自然得體的動作和豐富的面部表情去傳授知識,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無拘無束、愉快地學習。這種教學氛圍,不僅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和注意力,有利于教學的雙向互動;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樂于聽教師講英語、樂于開口說英語。
針對職高幼師生好奇、好動、好強的特點,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及各種教具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欣賞、思考、表演的教學活動中接受知識,使他們的手、口、耳、腦等器官在無意識中高度集中、配合起來。通常的課前演講都是按照學號或者座位讓學生上講臺進行一段3~5分鐘的英語演講,雖然不限內容,但經常出現以下情況:(1)基礎薄弱的學生由于詞匯匱乏、水平有限聽不懂其他同學的演講,就容易走神、講空話或做些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2)輪到這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演講時,由于一直以來對自己持否定態度,他們無力也不愿精心準備,于是經常臨時抱佛腳以便應付。于是,對于學生而言,課前演講便成為一種形式主義,未能發揮它應有的熱身作用。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演講形式不受內容的限制,只需與英語有關。”為了便于學生接受,我給學生提了幾點創新意見。例如,把課本的文本材料轉換成英語對話或者表演;唱一首大家熟悉的英文兒歌或用英語講述童話故事或是童謠;又或者出一些益智類的英語腦筋急轉彎,讓其余同學一起來猜;同樣的,還可以講述發生在周邊的事情,讓其他同學就此表達個人見解。對于課前準備充分、現場互動效果甚佳或積極參與的學生,我會酌情加千分制的分并作為英語平時分打分的依據。
2.豐富教學內容
職高幼師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幼兒英語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較強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可以盡可能多地把學生感興趣的英文詩歌、影片等多種語言素材引入課堂,以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性認識,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幼教專業的英語口語選修課中,我引入學生熟悉的The Ugly Duckling英文短片,讓學生在多次練習口音模仿后分角色扮演。有了相應的背景知識及有趣的動感畫面,學生相當投入,角色明確、配合默契。在后半節的現場表演和模仿中,很多學生表現得相當出色,這讓在座的其他同學都刮目相看。這便從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從而變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還可以結合幼師學生的專業理論課《語教法》《科教法》,把學生分組,然后讓他們分角色模擬幼兒園的英語教學,通過嘗試、聆聽老師的點評,讓學生去發現自己的優勢及不足。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綜合運用的能力。
3.營造寬松、平等的課堂氛圍
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拋開包袱、暢所欲言,故一名優秀的教師會重視學生的情感,積極營造一個寬松、平等的教學氛圍,以教師之情感染學生,讓師生的心在情感的交流中相通,使課堂充滿和諧氣氛,以此激發學生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參與課堂活動,成為課堂上的思考者和參與者,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培養的是未來的幼兒教師,所以課堂互動形式應盡可能接近幼兒的交流模式,而教師自身優雅得體的體態語言就是對學生最好的鼓勵和啟發。教師可以通過語音、語調、眼神、手勢及姿態的變化與學生進行溝通。當教師的眼神對學生表現出善意的時候,他會備受鼓舞,更加專心地聽講。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的肯定答復遠勝過簡單地對錯判定。無論學生的回答對錯與否,聽后首先要給予肯定,然后對不足之處予以補充或者糾正。對于表現出色的學生更要積極地給予贊賞性言語,如 Perfect!Wonderful!Well done!Good job!等。通過這種積極的方式可以激勵更多的學生放下心中的包袱,毫無顧慮地表達自我。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敏捷了,參與的積極性高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濃了。總之,職高幼師的英語教學必須著眼于實際,立足于學生,重視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興趣。此外,唯有我們廣大英語教師更新觀念、共同探討、加強學習,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學方法,從而為培養優秀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做出不懈努力。
陳萍.淺談職高英語課堂教學,讀與寫雜志,2008(6).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