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敦山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興蓮中學 江西贛州 342400)
當前初小數學教學銜接之間的病癥探討
葉敦山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興蓮中學 江西贛州 342400)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目的的是否實現,關系到初中教學教育任務是否可以順利的完成。小學數學教育與初中數學教育的銜接過程是完善素質教育體質必須重視的一步。首先思考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狀況,研究當前小學與初中數學教學銜接之間出現的問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良好銜接教育。所以本文就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初小數學 教學銜接 病癥探討
當前,小學課堂教學形式熱熱鬧鬧,表面呈現繁榮的現象。但非常普遍的現象是,小學生升上初中后,數學學習的各種障礙也隨之而來。其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小學階段,由于知識難度比較低與知識面不廣,所以學生可以很好的理解。正是這種原因,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都比較直觀化,教學過程也比較細膩,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比較小。但是,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面和難度大大增加,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強,教學跨度也比較大,讓習慣于小學學習方法的學生難以適應。[1]
小學生依賴性較強,特別依賴于家長詳細的指導,又有老師在課堂上對某個知識點一再重復強調,所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一般都是記憶,學生沒有養成獨立思考、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初中數學的學習內容增多,尤其是抽象性的內容增多,這樣教師詳細的講解就不能使得學生很好的理解。此時學生不能自己更好的自學,那么就會使學生不知所措,無從下手。[2]
小學數學思想一般都是實際存在的思維,出現的問題也一般都是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貼近生活可以引導學生更有效地接觸數學,從而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但過度地生活化、具象化,那么就容易讓學生迷失方向,從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初中階段引入變量和演繹推理證明等內容,對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綜合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那么對于還沒有在小學階段完成數學思維轉化的學生來說就會感覺到這一部分的知識難以接受。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將學生出現的錯誤歸咎于“馬虎粗心”,這種片面否定的行為,一方面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掩蓋了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事實上,同一題目出錯點會有很多,就比如可能是對概念理解不清,或者是解題思路上存在問題,也可能是缺乏解題的程序觀念。所以教師不應該片面的否定學生出現的問題,而是應該培養學生積極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老師和家長只關注學生的卷面成績,而忽視了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培養。小學作為數學教育的基礎階段,其中最重要的數學教學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教學。教師想要做好這一點,一方面是教學方法與教學課堂相適應,另一方面就是要根據數學教學的特點,教給學生適當的教學方法。
雖然創設有效的數學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創設情境需要從實際出發,不能只為了表面熱鬧,而忽視培養學生實際能力的需求。歸根到底,情境教學的創設就是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服務的,創設有效的情境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
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科基本認知應該包括。一是對基本數學概念的理解,這種理解著重在開發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上;二是對數學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的把握;三是可以感受數學的美,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感到快樂,從而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四是引導學生對數學精神的追求。學生可以通過不斷的加深自己對數學本質的認識,可以了解學習數學的方法,從而解決小學與初中數學教學銜接之間出現的問題。
教師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教師需要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己積極的去學習。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強化原有的知識,還需要對舊知識進行遷移。在小學階段,數學知識還比較簡單,學生通過簡單的復習、預習就可以解決簡單的為問題。這種沒有難度的解決問題,不僅可以會助長學生的驕傲心理,從而失去了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但是如果引導學生了解子女就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巧妙地設計有啟發性的問題。教師還需要重視學生提出的疑問,有些疑問看似毫無意義,但是這些疑問正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各個學科的知識是相互聯系的。不同的學生,由于每個人的天性和成長背景的不同,所以對生活的觀察角度與觀察方向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教師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從里到表的能力,從而了解數學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整合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引導投入導學習當中來。從而解決小學初中銜接教學出現的問題。
總之,在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實時狀況來保持教師教學系統的平穩性。使得銜接教學活動達到對就知識的同化作用,從而實現對新知識的認知結構的在構建。通過教師的爭取的引導,從而使得學生主動的去學習,主動的獲取知識,并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1]劉遠梅,鄧廷先. 議初小數學的教學銜接[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02):124-125.
[2]樂理明. 初小銜接階段的學生數學思維教學——關于數學教學中思維的原始歸位[J]. 現代教育論叢,2007,(0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