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勉達
(中山市啟航技工學校 廣東中山 528455)
技工學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齊勉達
(中山市啟航技工學校 廣東中山 528455)
教學管理作為現代職業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教學管理模式也是提升技工學校教學質量的根本措施。但是,在現階段的技工學校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本文就詳細的分析了技工學校教學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加強管理的措施,希望可供相關從業者的參考借鑒。
技工學校 教學管理 問題分析
按照相關調查分析得出,在近些年來,全球經濟的發展有下滑的趨勢,我國在就業方面形勢也變得更加的嚴重,且因為大學以及研究生等擴招政策的實施,我國又面臨著畢業生求職的高峰期。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技工學校的學生就業壓力。積極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則必須加強技工學校教學管理。下面就對其進行簡要的闡述。
技工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不僅影響著技工學校的教學水平,更決定了技工學校的未來發展狀態。在社會需求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技工或職業學校的教學規模不斷擴大,其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改變,技工學校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管理水平,才能保證教學行為能夠在正確的發展方向上,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另外,在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技工或職業學校的數量與日俱增,這種情況的出現為技工學校的生源數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面對激烈的生源競爭,技工學校要想實現對生源的保護,就必須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管理水平,理念上不斷的向高素質、高技能、高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戰略上靠攏,從而成為眾多技工學校當中的領航者,為實現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技工學校自身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基礎動力。[1]
1.學生培養力度不夠
學生培養力度的不足主要是體現在對其的綜合培養不夠,只是針對性的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質,這是不夠的;另外,學生創新能力薄弱,在遇到難題時,學生總是想到一些傳統的方式去解決,既耽誤時間又耽誤精力,學生應該積極培養創新意識,有自己的想法,不去套用傳統的教學方案,保證學習效率。而且教師也應該經常幫助學生想一些方法來完善學生的想法,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并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學以致用。[2]
2.師生關系不融洽
師生關系的不融洽在這里主要指的是那種老套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加上學生自身素質因素,導致部分教師管理學生身心疲倦,課堂管理發生沖突,這樣一種教學模式及部分教師缺乏教育耐心、愛心度是不利于學生的參與互相交流的,這種狀況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很難得到充分的發揮。
3.教學資源不豐富
在現階段,很多技工學校里,教師方面都只注重教材的編寫,延續了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沒有真正發揮技工教育的靈活性、市場性,也忽視了專業的全面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以至于課程結構上的不合理以及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
1.增強薄弱學校生成教育資源的功能
利用政策優勢為薄弱學校造就獲得教育資源的條件,如加大對薄弱學校的經費投入,使薄弱學校在場地與校舍、設備與設施、經費等方面獲得政策的傾斜性支持,尤其是要傾斜民辦技工教育的支持與投入;通過教師互動交流或其它渠道,逐步使教師隊伍一體化,學科配備合理化。同時增強薄弱學校生成優質教育資源的功能。
具體做到:
(1)在“互動式”交流中努力提高薄弱學校交流教師的教育水平,借助外界力量實現薄弱學校教師水平的提高;
(2)堅持“內涵式”發展方向,建設學習型校園,組織教師學習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促進教師教育轉變觀念,通過“為了學校、基于學校、在學校中”的校本教研,促進教師教育研究與教學水平的提高;
(3)加強以網絡為核心的多媒體基礎建設,打造信息化平臺,投資學校校園網建設,調動師生開發、交流、共享多媒體教育資源的積極性。
2.強化教學管理目標責任制
(1)明確備課要求,關注教師個體備課。教師備課既要備“教”也要備“學”,這一節課班上學生的狀況是怎樣的,要進行研究。我這個班上是優生多些,還是后進生多些,那么如果按照中等水平的授課,對后進生要強調些什么,對優生應該怎么樣提高,否則是后進生也掉了,優生也掉了。此外,備課可以切合實際,具有針對性的來要求。對新參加工作的教師,要求備課重在規范,對中年教師則要求備課有新意,在教學改革上下功夫,對有經驗的教師則重在總結經驗,幫助形成教學理論。
(2)關注上課,將課堂教學管理納入常規檢查及教師工作量化評估中。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學生智力發展的重要場所。規范隨堂聽課,形成運行機制,建立相應的“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細則”,“聽課管理制度”,“隨堂聽課記載制度”,“隨堂聽課激勵機制”。將聽課的等級評定與績效獎勵掛鉤。這樣一來教師就不會忽視每一次的課堂教學。
(3)注作業的布置和輔導。力求做到難易適度,分層要求(雖然這不是一種新提法,但現實中落實的并不好)。布置作業要體現探究性、層次性、開放性,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要求教師布置作業做到“三要三不要”,要布置能揭示規律和方法的作業,不要布置簡單重復性題目;要布置有利于提高學生作業興趣的題目,不要布置教師一時沖動決定的題目;要布置有利于開拓學生思維、鞏固提高的作業,不要布置充數作業。
3.建立團結奮進的教師團隊
按照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發展規劃和現有教師的現狀,制定全校師資隊伍的建設規劃、培養計劃和實施辦法。有計劃地安排教師深入生產、管理和服務現場,參加專業實踐活動,提高專業實踐技能;鼓勵教師參加相關職業資格證考試,不斷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重視學科帶頭人的培養與使用,強化學術研究,加強平時的教學質量監督檢查和考核。
4.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考核是考核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考核的重要性是客觀存在的。然而,由于技工學校教學特點與教學目標存在特殊性,那么如果采用傳統教學考核方法,肯定會出現諸多問題。我認為技工學校的終極教學目標,就是為社會、為企業培養合格的技術人才。
總而言之,為了有效的提高技工學校教學管理制度,需要從不同的方面著手與考慮,從規范性和科學性、甚至靈活性的角度出發,建立健全系統的管理制度,并對學校的教師與學生進行不同的規范與要求。只有全校一致努力,才能確保教學管理制度得到切實的落實與執行,使教學管理制度真正地為學生服務,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新型綜合性、高素質的人才,實現技工學校的教學管理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
[1]畢予華;冀燕釗;技工學校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工作機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0,11:61-62.
[2]張曉明;肖少斌.技工學校教學管理之人本管理初探[J].職業,2010,3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