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盱眙縣古桑中心小學(211701) 陳春梅
伺機切入,讀寫結合
江蘇盱眙縣古桑中心小學(211701) 陳春梅
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教師可以對閱讀文本進行整合,通過情感切入、結構切入和寫法切入等方式,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嘗試寫作,在寫作的過程中嘗試閱讀,從而指導學生全面地掌握寫作技巧。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切入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表現。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寫作教學和文本閱讀教學整合在一起,將題材相似、主題相近并且寫法互補的文章集中起來讓學生閱讀,并讓學生嘗試模仿這些文本的特點進行寫作,以全面提高寫作水平。
要更好地推進讀寫結合教學,就必須要做好寫作練習和文本之間的對接。教師可以文本的情感作為切入點,在閱讀中引發學生的共鳴,從而促使他們從文本中得到啟發,激活情感,嘗試寫出精彩的文章。
在學習了《三亞落日》《煙臺的海》等文章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進行作文練習,寫一下自己游覽某一個名勝景點的感受。在指導學生寫作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閱讀《煙臺的海》,分析一下這篇文章是如何寫出煙臺的美景,又如何表現出作者對煙臺的情感,如何表達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課文中概括煙臺的海四季美景的句子找出來,誦讀一下,說說這些文字如何展現煙臺的海的特點,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例如,有學生找到了“氣勢洶洶,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這樣的句子,提出這句話用了比喻的方式,寫出了海水的洶涌,表現了海水壯觀、有氣勢、充滿力量的狀態。教師可以進一步讓學生思索,作者在展現海水力量的同時,體現了自己怎樣的情感,作者是懼怕海的力量,還是有其他感受。學生感受到作者描寫了海的力量,但是并不害怕海,而是對海有敬畏之情。之后,教師再讓學生思索自己在寫作中要如何像作者一樣,在描寫景物的同時表現自己的情感,然后嘗試寫作。
以情感作為切入點,能夠促使學生聚焦文章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在情感互動中得到啟發,從而促使他們更投入地進行創作,提高寫作水平。
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把握文章的結構,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嘗試仿寫,從而使作文更有條理,更具有邏輯性。
在學習了《麋鹿》這篇文章之后,教師讓學生嘗試模仿文章的結構來進行寫作,介紹一種自己熟悉的動物,要在寫作的過程中體現出清晰的思路,寫得有條理。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分析《麋鹿》這篇文章的結構。教師在黑板上依次寫下《麋鹿》的寫作內容,并讓學生根據寫出的文字找到相關的課文內容,將其讀出來。如教師寫下“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等文字,讓學生找到文章中哪些段落寫了這些內容。隨后,讓學生整理一下黑板上的相關文字,了解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介紹麋鹿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于《麋鹿》這篇文章的整體結構有了詳細的了解。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自己打算在作文中描寫動物的哪幾個方面,哪些部分是詳細描寫,哪些部分是略寫,要如何安排這些內容的先后順序。在對比《麋鹿》課文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整理文本的脈絡。
教師將結構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分析范文的結構,理清范文的脈絡,然后參考范文的結構來進行仿寫,在讀寫結合的基礎上更好地優化了學生的作文結構。
教師在教學時還可以將寫法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分析文章中精華詞句的寫作技法,通過仿寫來掌握一定的寫作技能,從而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在學習了《師恩難忘》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刻畫一個自己熟悉的人物,可以寫班級里的老師和同學,也可以寫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在學生嘗試寫作之前,教師讓學生運用讀寫結合的方式,探索一下《師恩難忘》是如何刻畫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的。學生很快就發現,文章中用了“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身臨其境、恭恭敬敬”等詞語來描寫田老師。教師再進一步啟發學生:“文章用了‘娓娓動聽’這樣的詞語來描寫田老師的文筆和口才之好,那么你知道還有哪些詞語能形容一個人的口才嗎?”學生很快想出了“出口成章、滔滔不絕、對答如流”等詞語。然后,教師指導學生嘗試在寫作的過程中模仿《師恩難忘》,用準確的詞匯來形象化地描寫人物。
讓學生閱讀經典文章的詞句,掌握其寫法,然后模仿寫作,這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作文的文辭變得更具個人特色。
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之間并不是彼此無關的,而是相互關聯的。教師要對閱讀文本進行整合,在指導學生運用讀寫結合的方式練習寫作時,教師可以選擇以情感作為切入點,以結構作為切入點,以寫法作為切入點,指導學生全面地掌握寫作技巧。
(責編劉宇帆)
G623.2
A
1007-9068(2016)2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