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煒
(新疆哈密市第十三小學 新疆哈密 839000)
淺談作文分層中的幾點感悟
溫 煒
(新疆哈密市第十三小學 新疆哈密 839000)
語文作為一門工具課,他所強調的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而習作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小學作文教學必須著眼于未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
作文 語文 分層教學
對于我國目前作文教學中強調共性,千篇一律的弊端導致了語文素養高的孩子覺得課業要求過于簡單,并處于吃不飽的狀態,失去了深入的高層次的發展機會,而對于那些語文素養差不善于觀察懶于動筆的孩子導致了對作文無從下筆,害怕并厭倦習作的現象,形成了惡性循環,這完全與我國教育的初衷相背離,我國語文教育專家劉國正先生曾說:“一旦換一個角度看周圍的一切,孩子們就會如同騎在神鳥的背上降落在神奇的山谷,忽然發現身邊有數不清的寶貝,寫作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引導學生打開他身邊寶庫的大門,讓他們騎上神鳥,飛向那神奇的山谷。”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讓我深深體會到學生愿意不愿意動筆寫,能不能進入寫作的最佳狀態,寫不寫得出有新意的作文,在習作中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讓作文教學走出固有的死胡同,我認為在習作中進行分層教學不失為一個良策。
不得不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面對差異應正確的認識它,區別的對待它,并把差異當作一種資源來開發,而不應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那樣勢必會造成好的會更好,差的會更差,產生嚴重的兩級分化,那么目標分層就變得尤為重要,目標分層就是將原來統一,單調的寫作目標變成因人而異的彈性目標,教師應少搞命題作文,多鼓勵學生自由習作,彈性目標又可大致分為:“基礎目標”“指示目標”“發展目標”,目標分層更有利于學生習作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在習作中讓學生擺脫命題作文的束縛,有感而發,自由表達,產生愿意習作的沖動,抒發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使文章形式多樣化。如在教授習作《家鄉的×××》一文中,習作總目標為:將心里最真實的感受訴諸筆端,圍繞家鄉獨特的自然風景,物美價廉的土特產品,別具一格的風味小吃……展開描寫,表達對家鄉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因此面對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目標分為了三層。第一層(基礎目標)能抓住作文要求的某一點展開習作,文章能做到語句通順,條理基本清晰并能談一些簡單的感受即可。第二層(指示目標)要求學生可從多視角去展現新疆獨特的異域風情,行文流暢,能表達內心真實感受就可成文。第三層(發展目標)對于語文素養好的學生,鼓勵他們精心構思將新疆獨特的風情,風貌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中心明確,感情細膩真實,語言具體。但這種分層應是教師內心的小秘密,不能張榜公布,尤其不能對基礎較差的孩子明講,否則會適得其反,損傷了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消極情緒,阻礙了孩子們前進的腳步。
作文分層教學應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只要教師進行寫之有序,教之得當的分層教學,就會讓學生有事可寫,有情可發,再沒有被冷落的寫作陪客,在指導學生作文時,要引導學生發揮各自的創造性,發自己的聲,展現個性,表現性格,寫出自己獨特的感悟和發現。因此教師在習作教學中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變身為一個學情的調控者。在學生用心思考,努力創作時,教師不應打攪,在靜靜的巡視中對學生作文情況了然于心,有時不妨做一個會察言觀色的有心人,面對寫作興趣盎然,思緒清晰的孩子,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足以鼓足他們寫下去的勇氣。而對于那些基礎較差,面對習作無從下筆,每寫一句就像在擠牙膏,急的抓耳撓腮的孩子,教師應變身為知心姐姐,幫他們理清思路,適時點撥,讓孩子覺得老師就陪伴在他左右,老師就是他的軍師,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消除對作文的恐懼,在一次次習作中體味到成功的喜悅。
評價分層就像拿不同的尺碼和色彩為不同的孩子買衣服一樣,漂亮合適的衣服,能夠讓不同的孩子都彰顯出最漂亮的自己。在作文評價中,面對作文素養不高的孩子,教師應多做縱向比較,少做橫向比較,在小學一年級我們班就給每個孩子建立了《作文成長冊》在這本冊子中不僅有學生在不同學段中的代表性的課內外習作,還有老師對孩子每篇習作的優缺點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翻開這本成長冊,教師就可客觀動態的對待孩子的習作,并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孩子們也可從這本成長冊中,見證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從而樹立寫作的信心,感受收獲的喜悅。其次面對學困生的作文應多鼓勵少批評,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學生如果在兩個月里看不到自己腦力勞動的成果,他的學習愿望就消失了。”因此教師在面對學困生的作文時,應善于捕捉他們文章中的閃光點,哪怕只是一個生動的詞語,一句優美的句子,都應在作文中用紅筆圈點,并在旁批中給予肯定和鼓勵,對待他們的習作應低一點衡量的尺度,多一些寬容,在習作評語中的激勵和為他畫出的笑臉猶如一針興奮劑,讓孩子們找回自信,充滿學習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寫作的信心和興趣,就有了下筆交談的欲望,何愁無話可寫呢?在一次次肯定和鼓勵中孩子們變任務為需要,變負擔為樂趣,真正實現了既“學會”又“會學”,從而提高了作文教學的質量,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路。
作文分層教學喚醒了孩子們沉睡的心靈,心靈的悅動激發了他們表達的欲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在作文分層教學中不斷探索,讓每朵花都綻放出最艷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