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貞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靖城中學 福建漳州 363600)
初中物理教學中靈活運用生活素材的思考
王藝貞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靖城中學 福建漳州 363600)
物理這一門課程本身和人們實際生活就非常的貼近,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意識到生活素材的重要性,靈活的運用生活素材來進行教學,以此來提升教學效率以及質量,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的,本文也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靈活運用生活素材進行了思考。
初中 物理教學 生活素材
在新課標基本理念中就曾明確的指出要讓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由此可見,物理這一門課程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在這種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就主張要運用生活素材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物理教學活動的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去體會物理知識,但是,究竟要如何才能靈活的運用生活素材對初中生進行物理教學呢?帶著這一問題,筆者也對其進行了以下的分析。
在對初中生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導入環節是一個較為重要的環節,屬于新課開始階段,這一環節教學效果會直接影響到之后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教師在進行導入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設計,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對新課學習的興趣,這樣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會更加積極的投身到其中。為了能夠有效地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在這一環節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運用一些生活物品來對學生進行導入教學,以此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對這一課時充滿興趣[1]。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升華與凝華”相關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前準備好一個舊的白熾燈泡,然后在導入環節將燈泡展示給學生,同時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這個燈泡是使用了一段時間的,同學們你們看看它為什么會變成黑色的?”這個時候學生肯定很想知道答案,課時又很茫然不知道要如何對其進行解釋,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出這一課時的內容,對學生說:“我們在學習完升華與凝華之后就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了哦。”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都會致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這一課時學習當中,最終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以及質量,真正做到靈活運用生活素材這一目的。
在對初中生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是不難,但是,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物理學習保持興趣和激情就是教師較為頭痛的問題,因為初中生本身定性不夠,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走神等問題。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盡可能的讓學生保持對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積極主動的投身到物理學習當中,最終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2]。針對這一點,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的運用生活素材,采用自制生活道具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激情和動力。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電學”相關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課前所準備好的不用的玩具汽車拿出來,學生一看到玩具汽車立馬就充滿了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我們在小的時候都很喜歡玩四驅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玩過?”這個時候學生就會非常激動的回答:“玩過!”教師繼續提問:“那你們知道四驅車怎樣才能發動起來呢?”因為男生本身對于車就很有興趣,有同學就會回答:“車里里面存在馬達,而且驅動后面還有車輪,所以車子就可以發動了。”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對其進行稱贊,并且將馬達拿出來:“這個時候不如我們一起利用這個馬達制作一個東西吧?”然后將一根棍子拿出來在中間打孔,讓學生一起將其固定在馬達的鐵棒上,之后將電池和現拿出來,驅動馬達,這個時候學生就會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最終真個課堂氛圍就會進入高潮,學生學習的激情也明顯的會到達高峰,最終就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對學生進行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掌握相關知識點和內容,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相關知識點和內容,這樣就能真正將生活和物理教學連接在一起,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物理,最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為此,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將眼光放在物理課堂上,還應該積極布置一些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生活實踐中,這樣學生物理素養就能得到顯著的提升[3]。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練習電能表讀數”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因為其本身就是一個實驗活動,為了讓這一活動更加的貼近學生生活,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布置一個任務:“同學們,完成這一課時之后呢,你們需要回家記錄一下自己家里的電能表計數情況,從早上8:00到晚上21:00點,每隔一小時就要記錄一次,采用表格的方式記錄下來,以此來計算出每隔小時的耗電量,之后再按照所得結果繪制出一張有關耗電量時間變化圖。”這種生活實踐活動相比較于課后練習題而言,學生顯然會更加的有興趣,而學生在實際生活實踐過程中,本身就能有效地掌握電表讀數的方法,還能讓學生實驗操作以及畫圖能力都得到顯著的提升,最終就能將教學的效果提升到最高。又比如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測量物體質量”相關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自己的文具盒,或者是物理教材質量進行預測和評估,之后再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天平對其進行準確的測量,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這樣學生就能有效地掌握這一知識點。所以說,在對初中生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想真正靈活運用生活素材,教師就不能光局限在課堂上,要讓學生真正從生活走向物理,這樣學生物理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物理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的運用生活素材,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物理知識,最終就能有效地保證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物理素養以及能力,真正完成教學任務以及目的。
[1]趙虹.初中物理教學中靈活運用生活素材[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17,12(3):88-89.
[2]朱勇.靈活運用生活素材 優化初中物理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 2015, 22(18):66-66.
[3]包嫻.初中物理教學與生活結合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6,36(2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