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建(江蘇省淮安曙光雙語學校)
?
中學單親家庭子女心理教育問題分析
尤文建
(江蘇省淮安曙光雙語學校)
摘要:隨著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單親家庭子女的數量日益增多,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教育問題也逐漸受到教育者的關注。從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教育問題入手,提出解決的辦法。
關鍵詞:單親家庭子女;心理教育問題;解決途徑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觀念的不斷更新,中國的離婚率和非婚出生率正在逐步增加,單親家庭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多。單親家庭又稱破損家庭,是指夫妻雙方因為離婚、喪偶,而僅有一方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根據研究和統計表明,單親家庭子女在個人情感、認識、學業和社會性發展等方面都與完整家庭的孩子存在著較大的區別。
(一)性格孤僻冷漠
單親帶給孩子心靈上的創傷是難以撫平的,很多孩子在失去了父親或者母親之后,會陷入長時間的痛苦之中,無法自拔。家庭結構的變動給孩子帶來了強烈的刺激,導致他們逐漸出現了心理問題。性格孤僻冷漠是單親家庭子女性格缺陷表現中最明顯的一點,其具體表現為:寡言少語,不善與人交際,不愿意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對身邊的事情和同學漠不關心。
(二)內向自卑
由于世俗的偏見,促使中學單親家庭子女認為父母離異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從而使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產生了自卑感。單親家庭子女在大眾面前常表現得十分內向,對雙親的事情避而不談,對任何人都不愿意提起。長時間以來,便形成了內向自卑的性格。
(三)行為散漫,暴躁易怒
有的單親家庭家長為了補償孩子精神上的創傷,對于孩子過分的溺愛。具體表現為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的任何需要,長此以往,會使中學單親家庭子女形成任性的性格,行為十分散漫。另外,由于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抑郁心情無法找到有效的排解方式,在學校也很少與人溝通交流,不良情緒的長時間積壓會導致中學單親家庭子女變得十分暴躁易怒,經常會出現打架的情況。
(一)家長擺正心態,用情緒感染孩子
在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日常生活中,家長的情緒和心態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情緒,如果家長長期地處于抑郁、消沉的情緒中,對孩子也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消除家長自身的不良情緒是家庭教育的關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只有讓家長擺正了心態,用自身健康、向上的情緒去感染孩子,中學單親家庭子女才會慢慢轉變性格,實現身心健康發展。家長也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影響孩子,不能為了單純地彌補學生的精神傷害,而過分地溺愛孩子,這種溺愛的教育方式不利于中學單親家庭子女形成健康的性格。同時,家長也不能放任孩子不管,要根據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具體情況,安排好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生活和學習,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強自信心。
(二)開展集體活動,在教學中開導學生
為了有效地克服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自卑心理,應當使中學單親家庭子女徹底放開心理上的束縛,完成個性的解放。學校可以通過開展校園集體活動的方式,來鼓勵中學單親家庭子女參與到各項活動當中。在集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關鍵性任務交給單親家庭學生。例如,在學校組織的運動會中,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隊列行走時,教師可以安排單親家庭學生擔任班級的紅旗手,增強單親家庭學生的自信心。通過集體活動培養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使其在集體活動中感受集體的力量,并獲得其他同學的肯定和信任,從而與其他學生建立深厚的友誼,消除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自卑心理,使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長。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對單親家庭學生進行教育,解決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問題。例如,在最新出版的九年義務語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做《蝸牛》,是臺灣歌手周杰倫歌曲《蝸牛》的歌詞以延伸閱讀的方式出現在了語文教材中。教師在該文章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介紹歌手周杰倫的故事,教師利用教學內容的延伸,來完成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性格。
(三)建立單親家庭子女檔案并進行檔案追蹤
教師應當了解班級的單親家庭子女,并在學生中建立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個人檔案。對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學習情況、家庭情況、學生個人的身心健康進行持續追蹤,并將了解到的情況記錄在檔案中。根據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個人檔案,由班主任和心理教師完成對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輔導工作,定期地和單親家庭子女的家長進行聯系溝通,了解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家庭情況和生活狀態。根據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檔案,定期開展集體活動,在休息節假日對其進行家訪,全方位關心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現實生活。
綜上所述,在注重中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勢下,班主任以及心理教師應當肩負起保護、教育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重任。關心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學習狀況和日常生活,與中學單親家庭子女的家長取得聯系,從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同時入手,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中學單親家庭子女解決心理問題,促使中學單親家庭子女和完整家庭子女一起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維新.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J].新課程學習,2015(11):18.
[2]葛璟.家庭教育心理學小學生單親家庭的教育問題及其心理調適[J].青年與社會:下,2015(06):169.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