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雨
(南京市浦口區第三中學)
初中地理教學地圖使用的問題及措施
盛雨
(南京市浦口區第三中學)
隨著教學課堂的改革,教師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也開始引進計算機及多媒體技術,把豐富多彩的地理信息納入學科教學中。另外在當前課改的推行過程中初中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各學科教學工作有了信息化實踐基礎。結合國內教學的經驗以及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發現在地理教學中加強多媒體與地圖的配套使用,能極大提升地理教學的效果。但在教學中仍然在某些細節方面存在不足,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學地圖使用遭遇的困境,并提出一些有實際的對策。
初中地理;地圖;對策
在近代信息化發展的趨勢下初中地理課堂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使用地圖已經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甚至會導致學生厭學。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初中地理地圖使用的方式也開始改革,以便能通過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的展示教學使學生掌握地圖處理和應用的技巧和方法。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差異大,各學校的設備差別也很大,所以教學設備嚴重不足的學校還無法實施多媒體教學,因而地圖使用效果還有待提升。而在一些實施多媒體教學的學校中,初中地理地圖的使用也受到現實其他情況的制約。本文分析的是在該教學實踐研究中可利用的一些措施,以便為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改革和地圖使用做出貢獻。
1.地圖種類少,使用實踐機會少
初中地理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有地圖促進學生思想結構的發展,以便保證能有效地推進地理教學工作。地圖使用能與學生發展目標保持協調,便能將學生能力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少有針對學生學習需要而進行的地圖探究實踐活動,地圖的種類少,使用實踐的機會也少,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讀圖需要。
2.地圖的使用沒有考慮學生讀圖能力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進入教師教學的各環節,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對初中地理教學中地圖的使用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對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要求,沒有扎實的讀圖、用圖功底就很難在快速的課程流程中掌握相關知識。而在課堂上教師教學管理方面發展不夠完善,有很多的漏洞,學生的能力發展也就無法得到保證。
3.地圖利用不當
在當前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需要對生活材料加以整合利用才能加強和學生的生活聯系,但教師教學時僅僅使用的是范圍較大的和學生生活聯系不緊密的地圖,那么學生的興趣等也會大大降低。有時候教師上課所展示的地圖和實際教學內容的聯系不大,學生的精力被其他東西吸引,課堂的效率也就更加低效。
1.推進多媒體教學,用好信息技術為展示和利用地圖做鋪墊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工作,初中學校對信息化設備等進行了完善,教學改革可以加強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未來的地理教學中展示地圖不需要教師進行抽象的手繪,而可以利用電腦軟件的全面修正和開發自己上課教學需要的地圖,盡可能把學生所學的知識點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地圖,促進課堂結構的優化改革。在教學前設計好上課需要的地圖,然后在課堂上用地圖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甚至可以讓學生親手操作,把地圖上的東西轉變為自己學習需要的內容。初中地理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和信息技術的使用把地圖利用到恰到好處是激發學生探究地理知識的必要措施,也是促進地理教學效果的重要措施。
2.加強教材和地圖知識的結合與轉化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對教材內容的處理都比較傳統,勾畫成為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而新課改時期的版本,非常注重理論的教學和實際操作的結合,內容相對更加有條理,探究一類的問題比較多。因而在未來的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實際需要隨時靈活地編排課本上的知識,把教材上的內容進行轉化,建設知識結構樹,反復更新教材,按照學生學習需要和教學需要靈活地整理教學內容,也可以把教學形成信息化材料,在教學需要時結合不同的模塊重組教材,使教學更加有針對性。
3.落實地圖探究目標
傳統的地理課堂對于學生的管理是以控制為主,學生的思維是被禁錮的,沒有有計劃地對地圖進行實踐性操作,存在很大的使用漏洞。因為教師和學生的松懈,所以在學習地圖使用等過程中,經常有學生不知道如何讀圖、或者提取信息不完整等。在未來的地理課堂中教師應該放松控制性管理,加強考核評估目標建設。學生學習中需要在地圖使用或者信息讀取方面取得怎樣的效果,教師應切實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制定好地圖的使用計劃,用明確的、有針對性的讀圖目標進行教學才能使學生掌握讀圖、用圖技能,落實新課改的能力發展目標。
總之,在教學改革中的推廣多媒體和信息技術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初中地理教學可以把教材、教學內容等形成信息化材料融匯在地圖上,然后用各種適合學生學習和教學實際的方法克服困難,用明確的讀圖、用圖目標細致劃分到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更好地提升初中地理教學的效果。
張前.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培養現狀分析[J].地理之友,2011(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