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蕾
(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秦峰第二中學)
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朱潔蕾
(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秦峰第二中學)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所具有的開發人類大腦的功能,對于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產生了較強的影響。在英語教學中將思維導圖引入到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它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思維導圖;閱讀教學;教學優勢
思維導圖就像神經細胞一樣由一個點散發出多條線。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因此,思維導圖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英語作為初中教學的重點,不論是對于學生當前的學習而言,還是對于學生為來的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英語教學之中,是一項明智之舉。下面,筆者就簡要地談一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教師在教學時,要應用思維導圖,就必須要學會繪制思維導圖。如果教師不能夠熟練地掌握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那么,這種教學方法再怎么出色,它依然不能夠得到有效運用。
思維導圖繪制的具體做法是:在一張白紙上將所有的信息組織到一幅樹狀結構圖上,然后再在每個分支上填寫不同概念的關鍵詞或短句,最后再將它們進行分類,這樣的分類使得信息一目了然,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能夠較快地找到適合自己需要的關鍵信息,記憶起來也十分方便。
1.思維導圖與詞匯教學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就像是一棵樹沒有根就無法生長一樣,詞匯就是英語的“根”,詞匯不僅僅局限于詞匯表,在學生的閱讀、寫作等方面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初中英語課標的要求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單詞大約是2000個,即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夠在認知的基礎上熟練地運用這些詞匯。它的難度與小學英語學習而言,已經有了較大的提升,對于學生的學習要求也就更高了。
英語單詞的記憶是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軟肋”,單詞記了忘,忘了又記,反反復復,使許多學生“望詞興嘆”對記憶英語單詞缺乏信心。教師在進行單詞教學時,如果能夠運用好思維導圖教學,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時間將大大縮減。在初中英語教材中,每一個模塊的詞匯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教師可以把與這個主題相關的英語詞匯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呈現出來,幫助學生分類記憶,而且關于詞匯的其他相關信息也能夠通過思維導圖呈現,這樣學生理解起英語單詞來也就更加容易,學生如果學會了這種學習方式,學習效率也會提高不少。
2.思維導圖與閱讀教學
閱讀一直都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閱讀教學課上,教師對于課文中的詞匯和短語都解釋得十分清楚,但是學生在自己做題的時候卻還是會出現較多的錯誤,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將課文進行“肢解”,只挑選自己認為重要的單詞和短語進行講解,學生在學習了一篇閱讀課文之后,可能對文章的了解也只限于文章的單詞和短語,對于文章的整體性認識較為欠缺,這樣學生學習的閱讀知識,始終無法深入到閱讀的核心,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能運用思維導圖,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
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找出文章的主干,學生根據思維導圖提供的信息,由淺到深地學習,這樣有助于學生快速閱讀能力的形成,學生在參加考試的時候也能以較快的速度答題,并且減少失誤。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之所以具有無比重要的作用,是因為相較于其他的教學方式來說,它的教學優勢更加的明顯。從教師的角度來講,運用思維導圖設計教學方案,能夠使課堂教學的容量、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得到較大的提升,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比以前更加的省心。思維導圖還能夠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使教師的教學知識更加系統、全面,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對英語教學進行整體性把握。
從學生的角度來講,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快速地掌握教師講解的知識,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而且學生學會了運用思維導圖,不僅是方便了學生學習英語,這種學習方式還能夠應用到學生的其他學科上,幫助學生學習,同時還可以應用到生活中,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有較大影響。
總之,初中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正是學生牢固掌握英語知識的黃金期。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運用的英語教學方法多種多樣,而思維導圖學習法,也只是其中的一種。但是思維導圖的獨特性,卻是其他的教學方法所無法比擬的。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合理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英語學習,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1]張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維導圖教育應用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11(8).
[2]劉亞娟.關于思維導圖促進英語詞匯學習的探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
[3]張丹.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