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輝(陜西省漢中市勉縣第一中學)
注重對中學生的情感教育
張永輝
(陜西省漢中市勉縣第一中學)
教育學生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當屬情感教育。畢竟人作為感情動物,需要情感的溝通與交流,也需要情感的慰藉和感化,啟動愛心和力量,用真誠和行動引導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尋找快樂,與學生一起成長。
情感教育;熱情;柔情和愛心;快樂
懷念喬布斯——難以置信的熱情。
——題記
如果說喬布斯有什么特別之處,便是他對技術的那份熱情。他熱衷于通過技術解決個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并總是為此尋找新的方法,開發新的技術。這種熱情,在利益支配一切的產業中是鮮見的。但喬布斯的成功也許恰恰說明,能否保有這樣的一份熱情,決定了一個公司能否成功躋身更高的層次。眼下蘋果公司新推出的new iPad和iPhone 6更多地給人以落后與追趕的感覺,喬布斯走后,蘋果公司的品牌似乎顯得有所缺失,公司對于銷量不是那么好的產品似乎不再重視,如iPod、蘋果電視和Mac Pro電腦,這些產品因此陷入愈發困窘的境地。
人是感情動物,所以最方便、最好的教育方式便是情感教育。今天在這里與大家談談對中學生的情感教育問題。
教育是充滿感情、充滿愛的事業,沒有感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單純的知識傳授不能造就具有綜合素質的中學生。那么,情感教育應如何進行呢?
工作十年多了,內心發覺有一樣東西在漸漸消失,那就是激情,這使我的人生由平凡走向平庸。該如何辦呢?
先找榜樣來激勵自己。這個榜樣既可以是名人,如喬布斯、張瑞敏、馬云、李鎮西等,也可以是身邊優秀的教師,如本校的老師某某某,向他們學習,看他們怎么對待工作。繼而見賢思齊,自己激勵自己,這是最重要的,因為真正的力量要靠自己的內心啟動,保持一顆敏感的心,拒絕平庸。我一般這樣提醒自己:干工作就像騎自行車,騎上一陣子氣就蔫了,也就越來越費勁了,不好騎了,怎么辦?自己拿打氣筒打氣,氣充飽了,繼續騎著走。要想走得更遠,就要不斷給自己打氣,保持活力和熱情。
之所以特別喜歡喬布斯,是因為他對工作的熱情是令我敬佩的。人生能有多少激情燃燒的歲月?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有激情下去,但可以一直保有對生活的熱情,喬布斯就是將這種熱情保持到他離開蘋果公司,離開我們。正如我一直以來很欣賞的一句話:我聽人說,這世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在風中不停地飛呀飛,飛累了就在風里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落地一次,就是在它死的時候!不要說我沒有多少激情了,要不斷學習、充電,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閱讀(報刊、書籍、網絡),汲取新知識,獲得新信息,使自己保持積極的心態,能夠不斷用新的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
教師在用柔情感染、教化學生的同時,還要注意對自己EQ的培養,雖然學生可以感動教師,教師自己通過體驗提升自己,感動自己,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有時候教師會碰到一些麻煩事,有來自學生的、教學方面的,還有其他的社會因素,這些麻煩可能會擾亂你的心緒,破壞你的狀態,這就需要你努力保持一種積極的狀態,防止壞情緒的影響。羅蘭曾說過“快樂是一種可貴的情操。一個人能在惡劣的環境中保持快樂的心情,證明他有吃苦耐勞的美德,光明坦白的心地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當了老師,就是選擇了睡不好覺的生活,白天你得用前面的腦袋想問題,晚上還得用后面的腦袋想問題,就是要操好心。而要操好心就要有對學生有愛心。愛心是教師一切教育藝術、技巧、方法產生的基礎與源泉,也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的起點。要抱著初戀般的熱情投入工作,微笑面對學生。我一直銘記這樣一句話:“讓我們記住一點,沒有孩子不被需要,我們總是要以微笑相見,尤其是在微笑起來很困難的時候,更需要微笑。”“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片土地便是培育花朵的土地,我們便是撒播愛的種子的園丁。1.可以為孩子們做一些事:晚上查宿舍多待一會兒,給他們蓋好被子,提醒他們注意照顧好自己;親自為他們噴灑消毒藥水;為他們準備一些關于學習方法上的輔導資料;記住他們的生日,全班為他們過生日,送生日禮物等。2.可以和他們一起做一些事:一起勞動,可以邊勞動邊聊天,既美化了環境也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一起辦板報,一起布置教室建設班級文化,一起跑操,一起做游戲等等。3.可以說出你的愛,不要不好意思,愛他就要說出來。如我很喜歡跟你們在一起;你們讓我覺得很快樂;放假這么長時間,我很想念你們等等。最后孩子們也會跟我說:老師,我們很喜歡你,我們愛你!4.尊重、理解、相信、欣賞學生。盡量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教師本來就是在學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會貽誤一顆心,一個生命。不要忽略或討厭班級中的后進生,要關注他們,幫他們尋找身上的閃光點,樹立自信心。多與孩子談心,特別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一般是晚上,因為比較安靜,心不浮躁,可以與孩子一邊散步一邊溝通交流,效果不錯。以上這些都是愛,愛的方式很多,也很簡單,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句問候,一句鼓勵,一段批語就能吹動孩子情感的漣漪。總之你不愛學生,學生不愛你,那當老師還有什么意思呢?
人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童年,但我們可以讓童心伴隨我們一生。教育者應該有一顆童心,童心與愛心一樣重要,愛心需要培養,而童心只需要保持。比如,給孩子們寫一些好詩,教一些勵志歌曲,跟他們分享,培育他們的情懷;跟孩子一起唱歌,一起歡笑,一起哭泣,一起做一些游戲……我認為只要注意場合,只要把握準學生的情感,教師的任何“過分”的親切幽默、嬉戲都不會是多余的,只會讓學生感到“這老師真有趣!他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學生特別喜歡我給他們唱歌,因為這個時候他們最快樂。當然,這個時候我也最快樂。我們的歌聲可能并不好聽,但一定要唱!你一唱,花就開了。樂在其中多好啊,教師工作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忍受的。
童心大家好理解,“二”怎么理解呢?因為很多人都愿意一,不愿意二。這源于我與孩子們的一次經歷:拿自己開刀。有一次活動課,學生讓我唱歌,由于最近學習緊張,我想讓他們放松一下,于是我用方言和夸張的表情唱了一個搞笑版的《小草》,跟以往正式的演唱截然不同,孩子們很開心,有的都笑疼了肚子。我的表現的確有點“二”,但孩子們說我很幽默,他們喜歡我的這一面。看到他們放松了,我就把關于“二”的理解給他們講了一下:這是兩條平行線,一條代表學習,另一條代表休息和娛樂,這兩條線并駕齊驅,相互促進,休息有助于學習;但是兩條線不能有交點,要專時專用,否則就會相互影響,學沒學好,玩也沒玩好。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二”一些,效果就會好一些!孩子們覺得很新穎,說這樣他們很喜歡很特別,效果自然要好一些。作為教師,我想工作和家庭也要追求“二”的境界吧!
總之,沒有感情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你怎樣要求學生就怎樣要求自己,事情的悲劇往往在于說起容易做起來難!情感是一種軟因素,不好把握。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領悟,從而去用心操作,最好的方法是用感覺、用心靈試著感性地去做,這肯定會碰到很大的麻煩,但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怕麻煩,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相信科學、相信未來。讓我們痛,并快樂著。
·編輯 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