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紅(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第一中學)
《組合》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田麗紅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第一中學)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普通高中新課標人教版數學選修2-3第一章《計數原理》中的內容,包括組合的概念、組合數公式的探究和應用,分為三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旨在探究組合的概念,組合數公式,并解決一些簡單的計數問題.本節內容在本章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前面已經學習了兩個計數原理(分類加法計數原理和分步乘法計數原理)和排列的內容.排列與組合的區別在于一個計數問題是否與元素的順序有關.教學中采用類比的方法,通過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理解組合的概念.學習組合還為后面學習二項式定理打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組合的概念,能寫出一些簡單問題的所有組合,能判斷一個問題是排列問題還是組合問題.掌握組合數公式,并會應用.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組合的概念和組合數公式的推導與應用.
【教學難點】
組合的概念和組合數公式的推導.
【授課類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問題1:從甲、乙、丙3名教師中選出2名去參加某天的一項培訓,其中1名教師參加上午的培訓,1名教師參加下午的培訓,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問題2:從甲、乙、丙3名教師中選出2名去參加某天的一項培訓,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思考:這兩個問題的區別在哪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列舉法解決這兩個問題,再找出排列與組合問題的不同,引出組合的概念.
二、新課講解
1.組合的概念
一般的,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合成一組,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組合.
思考:排列與組合有什么共同點與不同點?
共同點:都要“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
不同點:排列與元素的順序有關,組合與元素的順序無關.
設計意圖:采用類比的方式,通過概念辨析進一步理解組合的概念.
練習1:判斷下列問題是組合問題還是排列問題.
(1)設集合A為{a,b,c,d,e},則集合A的含有3個元素的子集有多少個?()
(2)某鐵路線上有6個車站,則這條鐵路線上有多少種不同的火車票價?()
(3)8個班干部中選出3個人去參加義務勞動,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4)在同學聚會上每兩人要握手相互問候,有20人參加聚會,共需握手多少次?()
(5)A、B、C、D、E五個籃球隊舉行單循環賽,有多少場比賽?()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組合的概念.
練習2:(1)從a,b,c三個元素中取出2個元素的所有排列是___________.
(2)從a,b,c三個元素中取出2個元素的所有組合是_____.
設計意圖:一是加深對組合的理解,二是為引出組合數的概念與組合數公式的推導做鋪墊.
2.組合數
(1)組合數的概念: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組合的個數,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組合數.用符號表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組合數的概念及符號有初步的認識,引發學生對組合數的求知欲.
(2)組合數公式的推導.
提問:從4個不同元素a,b,c,d中取出3個元素的組合數是多少呢?
①啟發:由于排列可以看成先選擇再排序,而從4個不同元素中取出3個元素的排列數可以求得,我們看一下和的關系,如下: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特殊問題,然后從特殊到一般探索組合數的求法.
③組合數公式:

三、知識應用
練習:課后25頁第5題.
設計意圖:組合數公式的應用.
例2.甲、乙、丙、丁4個足球隊舉行單循環賽,有多少場比賽?
(1)列出所有各場比賽的雙方;
(2)列出所有冠亞軍的可能情況.
練習:課后25頁第1題.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學生對組合概念的理解,對組合數公式的應用.
四、課堂小結
1.組合的概念,與排列的區別與聯系.
2.組合數的概念及組合數公式的推導與應用.
五、作業布置
課本第25頁練習第2、3、4題;第27頁習題1.2A組第9、11、12題.
【板書設計】(略)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組合的第一課時,主要目標是學習組合的概念,探究組合數公式,解決簡單的計數問題.教學中,以實際問題的解決為背景引入新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注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類比法和歸納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常見的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學習數學的能力.
·編輯 韓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