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創新“三好學生”評選機制,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韓軍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主要介紹一位班主任老師對三好學生評定過程的改革。三好學生評定工作本來是期末時進行的一項短時間內完成的常規工作,經過改革創新后,該工作貫穿于整個學期中,成了一項長期工作,為班主任老師更好地管理班級提供幫助。
三好學生;規則;投票
評選三好學生,是每位班主任老師在學期末都要進行的重要班級活動。評選三好學生常用的方法有班主任指定、按期末考試成績確定、班委會推舉等。這些方法雖然都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同時也有明顯不妥之處。第一,在班主任指定,班委會推舉的過程中,可能包含了很多人為因素在內,可能導致產生的三好學生名不副實,班級學生會不服氣,進而影響班主任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第二,按成績排名確定三好學生貌似公平,但是帶給學生的教育導向是唯成績論,而忽視了學生在思想品德、紀律觀念、行為習慣、為人處世、公共意識等其他方面的表現。這樣的三好學生很可能不是真正全面發展的學生。這種育人導向是不科學的,是班主任老師在德育上缺位的表現。
其實,三好學生的評定過程是班主任老師構建班級文化,提升班級正能量的良好契機。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對三好學生的評定方法和過程進行了一些創新。把評選三好學生的權利交給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經過幾個學期的優化,思路比較成熟,總結如下。
第一步:確定三好學生的定義。開學伊始,就利用班會課明確告訴學生,期末時由學校、班級組織評選的三好學生是在優秀群體再評出更高層次的優秀,是學校和班級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的肯定,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三好學生不等同于成績優秀,成績優秀只能是三好學生一個方面的要求,三好學生應該在班集體活動、人際關系、道德品德、紀律觀念、集體榮譽等方面都表現相對突出。如果被評為三好學生,將成為學生高中生涯中的靚麗一筆。
第二步:明確三好學生的評選權在全體學生。班級學生天天在一起,其實他們之間彼此最了解。老師看到的僅僅是班集體間斷性的表現。即使是班主任老師,也很難全天候了解班級情況。所以班主任老師應該把評選三好學生的權利交給每位學生,由他們自己去投票決定,班主任老師只要負責掌控好評選過程就行。
第三步:制定規則并公之于眾。現在的學生民主理念日益增強,尤其是高中生,腦子里已經有了對民主的初步理解。我通過對學生言談舉止的觀察,發現學生對先制定合理規則再按規則辦事這套方法很推崇。順應這種氛圍,我在班級制定的三好學生產生規則是:(1)開學第一周,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制定三好學生評定標準,滿足學生的知情權。(2)開學第一、二周由班委會組織制定標準。特別要強調規則意識,底線要求,明確一票否決的情況。評定標準制定好之后,張貼在班級內,告知全體學生。(3)要求全體學生平時注意觀察班集體情況,形成對同學的正確看法。同時,班干部做好與三好學生評定有關聯的班級情況記載。(4)期末全體學生投票,以得票數從多到少排序,結合期末考試成績,去掉一票否決的情況,確定三好學生名單。
第四步:把握好三好學生的產生過程。三好學生評定規則在班級公布后,其實就相當于在班級中明確了一種高標準的行為準則。對自己要求較高的學生會自覺向這個準則靠攏,爭取在同學心目中留下較好印象。但學生惰性是天生的,他們會經常忘記規則,放松自己,需要老師時不時地提醒。所以我經常在班級提起評三好學生這件事情,告訴大家能否被評為三好學生關鍵是看平時的表現。我也多次要求全體學生平時多觀察,多注意同學的言談舉止,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從而投出負責任的一票。我要求全體學生一定要把負責任的班干部、愿意為班級做奉獻的組長和課代表、勞動積極不偷懶的同學、樂于助人等具有較高素質的優秀同學選出來,給他們三好學生的榮譽;要淘汰掉給班級帶來負面影響的同學。班主任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每一次引導其實就是一次班級紀律教育,也是對正能量的一次張揚,對班級的發展非常有利。
在學期結束前兩個星期左右,復習迎考氣氛漸濃,此時進行三好學生的初評正當時。首先,由班主任老師再次在班級發動,要求全體學生積極參加三好學生的投票,投票過程要求公開公正、弘揚正氣、客觀評價、全面觀察。其次,根據學校規定的三好學生人數,確定每位學生的投票數額,不能超過。為了讓每位學生都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學生投票時間應該有4-5天。之后收取選票,由學生自己推選成立計票小組,計票過程全公開,結果公布在班級黑板上,直至學期結束。待期末考試成績公布后,結合考試成績,對照之前公布的標準,最終確定本學期三好學生名單,上報學校。
我用上述方法評定三好學生已經實踐過十二個學期,每次進行都非常順利,最后產生的三好學生名單沒有任何學生提出過異議,非常服眾。我私下也與部分學生進行了交流,他們對這個過程非常認同。
在多年的實踐中我也有幾點思考:
1.學生群體的思維還比較單純,還沒有形成成年人的世俗氣。在學生眼中,公平比什么都重要。與本人有關的事情,只要有理,他就服氣。所以班主任老師在學生面前做事情時,一定要保持公平,不能帶有偏袒之意。只有公平了,學生才服你,才會跟著老師走,相信老師的教育,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2.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個人榮譽感都是十分強的。一旦進入投票期,班級學生就在默默地相互觀察,同時每位學生也會加強自我管理。這段時間,我就發現班級各項工作會變得非常好,班級自修課的紀律也特別好,學習氣氛也日漸濃烈。班主任老師可以借助學生的好勝心強、榮譽感強的特點,多表揚先進,多批評落后,積極倡導班級正能量,引導學生向高層次發展。
3.中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還是以學習成績為首,非常單純。設計這套方案的時候,我也擔心會不會出現一些不良現象。如學生拉幫結派,拉選票等。但是多年的實踐結果證明,這些負能量在學生群體中很難生存。高中生的相互評價,多數是把學習成績放在首位的。因為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很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班級很受歡迎,是多數學生的榜樣。所以每次三好學生得票數在前面的十幾位學生,他們的成績絕大多數也是班級成績的前十幾名。出現這樣的高度吻合,充分說明班級中的正氣占了主導,絕大多數學生在班級中欣賞和崇拜的是學習認真、成績優良的同學。這樣的班級必然會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