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向群
(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實驗小學 遼寧本溪 117100)
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探討
謝向群
(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實驗小學 遼寧本溪 117100)
在小學教育中,英語教學因為語言的特殊性而受到關注,但關注不代表重視,也不代表學生感興趣,所以英語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很多實際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教師首先應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入手,所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本文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提出幾點培養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
小學英語教學 激發 學習動機 策略
自21世紀小學引入英語教學以來,在小學教育中,英語教學因為語言的特殊性而受到關注,但關注不代表重視,也不代表學生感興趣,因為英語語言環境的局限性,使得學生學習之后,在社會上無法檢驗學習成果,無可以交流的對象,無法獲得學習后的成就感,所以英語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很多諸如學校不重視、家長不關心、教師不賣力、學生不學習的實際問題。教師如想破解這一困惑,應該從小學英語的對象入手,對小學生進行啟蒙式教育,使其通過對單詞、詞組、語句、課文的學習,接觸英語文化,鍛煉聽、說、讀、寫的初步能力,采用豐富多采、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掌握一定數量的常用詞匯和基本語法上的基礎上,具備簡單英語對話和溝通交流能力。
早在2000年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經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理論,指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繼續深入學習的內生動力。當今時代,激發興趣是教師在帶領學生接觸新鮮事物,學習嶄新知識時,幫助學生消除學習疑慮,樹立生活自信,挖掘自身潛力的一種教學方式。英語作為外來語種,陌生的走進學生課本和生活,會引起學生的好奇感和求知欲。但如果這種求知欲,被學習的困難嚇住和阻攔,就會在學生內心衍生出厭煩情緒,失去學習的動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教學方法,注意教學語言和情感態度,多運用鼓勵性語言,在學生為自己能夠熟讀英語語句或者讀準單詞時,給予高度的贊揚,引導學生保持興奮和激動的情緒,主動而且心情愉快深入學習英語知識。如果學生興趣被激活,學習效率則會事半功倍。比如在給二年級同學講解有關小動物單詞時,教師可以把這些動物制成卡片,將他們活化為故事中的主人公,讓學生抽取卡片講讀故事,也可以把單詞變成拼圖游戲,這樣學生的參與熱情就會高漲,學習興趣就會濃厚。寓教于樂,樂中求學,這已是教師教學水平升華的重要標志。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增強主動參與學習的能動性,加深對英語學習的理解。
隨著網絡智能時代的來臨,多媒體教學逐步走入課堂,優秀的課堂案例已經與網絡傳媒密不可分,再不能依據教師傳授給學生有效信息量來衡量,而是要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是否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是否引起學生共鳴和興趣、是否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來衡量。過去傳統意義上的說教式教學已不適合今天的英語教學舞臺,教師講學生記、教師罰學生寫、教師說學生背的教學模式已經被淘汰,為緩解學生學習陌生語言的恐懼感和疲勞感,教師要想盡辦法創設輕松活潑的教學情景,將教學內容內化于活動中,借助網絡媒體虛擬舞臺情景,引導學生在特定情景中學習、判斷、感知、理解和運用,獲得學習英語的成就感。教師借助實物、圖畫、投影儀、白板、電腦、電影和微信等媒介進行教學,不斷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改變教學的道具,做到學生想要一碗水,教師給學生自來水,通過直觀感受和視覺反應直接刺激大腦皮層,將靜態知識立體化、動態化,以圖片的形式存儲于學生大腦,增強記性的長久性。比如學習交通工具這一課,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動畫片變形金剛的片段,通過學生對卡通玩具的喜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視頻和圖片的視覺盛宴,自然促使學生印象深刻的記住單詞內容,并能促進學生在課后繼續完成英語單詞的學習。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舞臺情景,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利用多媒體配樂,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通過聲音和形象相結合,語言和情景相交融的辦法,使學生進入了語言活動的真實情景,變枯燥的語言學習為輕松的藝術欣賞。另,教師可在學習之余,教會學生演唱一些耳熟能詳的英文歌曲,諸如字母歌、生日歌還有音符歌,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感悟到外國文化的精彩。
驗證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過去的傳統教學方式下,是通過學科考試來評價,但那種機制體制培養出的,多數是只會寫、只會答題的“啞巴英語學生”,已不適應快速發展、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要求。現在的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是民主化、平等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主體地位應讓步于學生,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承擔生生傳授、團結互助、小組學習的新教法,適應教師監督下的民主課堂。教師將角色進行轉化,變對立關系為平等關系,以學生朋友的身份組織教學過程,這樣教學中既有知識的傳授,又能促進師生情感交流,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教師要多運用鼓勵性語言,如果學生單詞記不下來、或者問題回答不上,多給予理解,送一個寬容的笑,多一眼安慰的眼神,說一句相信你能答出來的鼓勵,都能在教學中起到潤滑作用。默契的師生關系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關心能夠溫暖學生稚嫩的心,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自信。民主課堂能夠使學困生獲得被認可感,恢復他們積極向上的源動力,不怕艱難困苦,主動挑戰英語學習。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想破除語言障礙,關鍵之處就在于學習動機的激發,所以教師在設置教學過程時,一定要考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情景模擬、構建民主課堂,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信任,建立友好和諧的關系,共同學習英語,完成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能夠進行簡單英語對話的任務。
[1]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 劉素玲.學周刊.2017(02)
[2]淺析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穆傳貞.教育現代化. 2016(40)
[3]淺析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面臨的挑戰[J]. 姬長太.中國校外教育. 2017(05)
[4]對小學英語教學中情趣教育的幾點思考[J]. 陳麗娟.學周刊.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