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達會
(重慶工商學校 重慶 402289)
淺談心理學“羅森塔爾效應”在中職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
王達會
(重慶工商學校 重慶 402289)
中職生普遍存在三大問題:成績問題、品德問題、行為習慣問題。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嘗試運用了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解決中職生的以上問題,效果較好。一點兒體會,與同行分享。
羅森塔爾效應 中職 班主任
羅森塔爾效應是心理學上的一個專有名詞。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羅森塔爾和雷諾爾·雅各布森進行了著名的“未來發展趨勢測驗”,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校長和相關教師,其實這份名單上的學生并非最優秀的,而是隨機挑選出來的。他們撒了一個權威性的諾言,但是8個月后,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成績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顯然這是因為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諾言”對相關老師發生了心理暗示作用,它左右著老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和水平評價,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堅定了教師對這些學生的信心,雖然教師始終把上了名單的學生暗暗埋藏在心中,但在平時的教學中或多或少的會通過眼神、目光等心理活動對學生產生期待,并且這種期待又在平時的接觸中強烈地感受到了來自老師的熱愛和期望,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激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動力,從而使各方面都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羅森塔爾效應”給我們傳遞了這樣的啟示:從別人處獲得的贊美、信任和期待有時會轉化成一種改變人行為的能量。在育人上,我們也能得到同樣的啟示: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非凡人的可能,關鍵是家長、老師和相關的教育者能不能像對待天才一樣地賞識他、期望他、信任他、暗示他,使他獲得前進的動力。
1.平等原則:只有在平等的師生關系,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
2.差異性原則:要承認學生的個別性和差異性,對待不同的學生,老師要有不同的期望。
3.暗示性原則:通過老師的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的暗示性行為把期望傳遞給學生,潛移默化地對產生影響。
4.適度原則:對學生傳遞期望時,一定要適當,只要比學生的實際水平高一點兒就行。
[案例]
一天,班長跟我說,我們貴州籍的同學們已經兩個月沒見過家人了,很想家。我問:“想家里的什么人?”“都想。”“想他們干嘛?”“家里的味道。”“什么味道?”“在一起和睦地吃飯、說笑的味道。”“我們就在學校能不能實現?”“嗯……不知道。”“你好好想想,發動同學們也好好想想吧!”
又一天,班長跟我說:“同學們想一起包回餃子吃。”“好啊!這個主意不錯!”“在哪兒包?哪兒煮?哪兒有工具?……”“那么大個學校,想包個餃子吃,應該沒問題吧?”“怎么能成?”“那就得靠大家了,相信你們會有辦法的。”
周末,班長邀請我到第二食堂跟同學們一起包餃子吃,我如約到達了,那個場面,比家里熱鬧多了,不時傳出親昵的叫喊聲,同學們歡笑著一邊包一邊吃小吃,我一邊問她們,是怎么征得食堂工作人員的同意的,哪些人去買的材料,都花了多少錢等等,他們爭先恐后地告訴我全班同學分工合作的情況,看得出他們在辛苦之余也收獲了不少,在實現這個愿望的過程中,全班同學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品質使我感覺非常欣慰,同時班級成員之間的關系也更融洽了。
班主任要真摯地愛自己的每一個孩子——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愛,并且班主任應該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根據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對待好學生表揚要適度,對后進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多親近,使他們能夠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懷,愿意對班主任敞開心扉。大多數中職生的叛逆行為,都是因為不被理解、尊重和關注引起的,如果班主任能真誠地尊重、理解每一個學生,就能喚起學生的自尊心,樹立自信心,激發上進心。
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堅持是非分明,正面的教育,不拋棄、不放棄,對老犯錯誤的學生,要注意批評的方式和方法,最好是就事論事,不提既往,不能損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不能侮辱學生的人格,學生只要能夠感受到來班主任的期待,他們就會產生一種渴望好好表現自己、讓班主任“刮目相看”的欲望,表現出了他們的“仗義”膽識。班主任還應努力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有充分展現自己才華的舞臺,學生受到鼓舞后,將煥發出實現自我價值的積極信念來,朝著班主任所期待的方向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奇跡”可能就會發生。
有效地運用“羅森塔爾效應”單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依靠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學校領導、任課老師、家長、社會等力量。班主任要善于把這些力量集合在一起,利用好他們的正能量影響效應為班主任工作服務,如學校領導的表揚、任課老師的積極反映、家長打電話的正面內容、班級和個人參加各種活動的表現效果等等;其次,班主任還要建立合情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創建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班級管理氛圍,用上崗實習學生的成敗得失和本班優秀學生的先進模范行為作引領,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們學習,用優良的班風和學風來感染和影響每一個班級成員,讓他們感覺到在這樣的集體里邊生活很自豪,想不優秀都不行。
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中,如果對“羅森塔爾效應”使用不當,不但不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反而會帶來消極的效果。對學生的期望應該是隨著學生的進步而有所改變或調整,如果把對學生的期望固定在某一水平上,學生取得了進步而期望沒有隨之跟上,就會讓學生感覺索然無味,就無法提供更適合學生特點的教育和管理,也會限制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所以,班主任要及時總結,順學而導,循序漸進,因勢利導,讓“羅森塔爾效應”在班主任工作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中,充分運用“羅森塔爾效應”,對學生充滿信心,寄予期望,這種期望通過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殷切期望,這種期望最終轉化成為學生發展的動力和方向,最終達到教育所期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