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萍(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永安中學)
WORD查找與替換教學案例
李化萍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永安中學)
本節教學內容是山東省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術》第二冊第二課《文章錄入大比拼》中的“查找和替換”的教學內容。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熟練地對錄入的文字進行批量修改,從而掌握文字修改技巧。
【知識目標】
1.使學生理解“查找和替換”命令的作用。
2.使學生掌握“查找和替換”的操作方法。
【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能熟練運用“查找”“替換”批量修改文章。
【情感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從學生間的合作、自主學習、小組探究氛圍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一)教學時間分配
這堂課教師操作演示10分鐘左右,學生上機操作25分鐘左右,組內互相找不足并討論10分鐘左右。
(二)課前分組準備
1.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按小組就座,4人一個小組,全班9個小組,將不同操作層次的學生搭配分在一個小組。
2.讓學生用2分鐘的時間先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熟悉一下。
(三)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一篇較長的Word文稿)同學們,當我們需要在一篇文章中查找字或詞,或者把文章中多次出現的詞或者一段話,換成另一個詞或另一段更貼切的話,這是很麻煩的。那有沒有什么簡便方法呢?當然有!Word中有“查找和替換”功能,有了它,我們就可以很輕松地完成這類任務了!
(四)新授內容
1.查找功能
打開文章“送小龜回家”,查找“喝酒”兩個字。
第一步:將光標定位到文章的開頭。
第二步:單擊菜單欄上的“編輯”,再單擊“查找”。
第三步:在查找內容后面的文本框輸入“喝酒”。
第四步:單擊‘查找下一處’,直到把全篇文章找完為止。
2.替換功能
將“送小龜回家”一文中的“小烏龜”替換成“小龜”。
第一步:將插入點光標定位到文章的開頭。
第二步:單擊菜單欄上的“編輯”,再單擊“替換”。
第三步:在查找內容后面的文本框輸入要查找的內容“小烏龜”,在替換文本框輸入“小龜”。
第四步:單擊替換或全部替換。我在講解的過程中,有個學生站起來問:“老師,我選定一個內容,電腦能不能自動錄入‘查找’內容呢?”我覺得這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動了腦筋,是一個很好的提議,就鼓勵她待會練習的時候可以試一試。
在教師演示完“查找”與“替換”操作后,學生在“送小龜回家”文章中根據教師的講解一步一步練習,在操作過程中發現自己不會的問題或疑難問題,首先自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詢問小組內的同學,再解決不了的就舉手問老師。我發現學生理解得很快,大部分操作都很順利,心里非常高興。
在這個過程中我還告訴學生一個小竅門:電腦記錄著我們執行過的每一步操作,如果發現自己的操作有誤,可以單擊常用工具欄上的“撤銷”按鈕,撤銷前一步操作,多次單擊該按鈕,可以撤銷前幾步操作。如果撤銷后又覺得還是撤銷前的內容正確,可以再多次單擊恢復按鈕,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剛才舉手提問的學生嘗試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告訴我說可以,我適時表揚了她,再讓所有的學生都用了一下她的方法,同學們都肯定了她。她看起來更有勁頭和興趣了,學習也更有主動性、積極性了。
作為教師,當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小竅門,教師要及時鼓勵,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驗證假想,從而讓他們在動手和教師的鼓勵中增強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同時也鼓勵了其他學生,讓他們有了前進的力量,有了學習、鉆研的熱情。
(五)教后反思
課堂上,教師要創設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自信,能與同學、教師進行平等的交流。學生講錯,沒有關系;學生提出問題,有人關注;學生不認同教師,不會受批評;他對教材有異議,也沒有人指責。當他回答錯誤時,會得到同學們的幫助;當他進步時,會得到熱烈的掌聲。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想、見解和知識,豐富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相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跟進、共鳴、投入,這樣我們的課堂目的就達到了。
·編輯 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