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榕
(長春市第五十三中學 吉林長春 130031)
初中漢語文強化閱讀的有效策略分析
張 榕
(長春市第五十三中學 吉林長春 130031)
本文旨在探討當前教育形式下,初中漢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以及加強漢語文教學對全面提高學生素養、培養學生良好讀書習慣、促進學生全方位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筆者結合初中漢語文教學大綱中有關對閱讀教學方面內容的要求,理論結合實際,從為初中生營造良好閱讀氛圍、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探究語文、關注學生基礎知識與寫作經驗累積等方面,論述強化初中漢語文教學閱讀的有效策略。
初中漢語文 閱讀強化 策略
新課標對初中生漢語文的教學提出明確要求:“要重點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引導學生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形成初步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鑒賞能力,促進學生個性能力的發展,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閱讀簡易文言文,九年義務教育中閱讀總量要達到400萬字以上”[1]。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與運用進行有效檢測,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寫作素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為學生整個學習階段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然而,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對漢語文興趣的培養、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教育的本質并不僅僅只為了升學考試,而是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方位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新課標的推出,為漢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無限可能,其中包括很多全新的教育理念。只有堅持以學生為本,全面強化學生閱讀能力,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要把“在快樂中學習”這一教育理念落到實處,就必須為學生創建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1]。因此,教育工作者無論有怎樣的個人情緒,都不能帶進工作中,要用積極的態度、飽滿的情緒應對教學活動;無論學生惹出怎樣的麻煩,要首先令自己冷靜下來,不能用負面言語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致使學生學習思路被打斷;在教學活動中,不要為學生設置過多的規矩、要求,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學習環境太過壓抑,學生的學習成果就會事倍功半。
興趣的多少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因此,在課前活動中,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有效激發是十分必要的。教育工作者可以為每一篇文章準備一段精美、富有情感色彩的導語,以此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將學生吸引到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每篇文章設置一段精致的導語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是漢語文教育工作者歷年來秉承的優良傳統,教師不能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充足的學習時間而將這一優良傳統放棄。此外,教育工作者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運用積極的、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學生的情緒保持在高昂狀態[3]。還有,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能過多運用專業術語,給學生灌輸他們并不感興趣的知識,比如天文、地理,要盡量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綜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創建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比如,教師在講哲學性散文的知識結構時,不必逐句逐段為學生進行深度解析,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驗,對文章內容進行自行體會。教師要對學生予以及時的鼓勵與肯定,幫助學生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
教育工作者要運用有效手段,引導學生將所學內容與生活中實際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也就是說教育工作者在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時,要充分調動其在生活中的累積與經驗。
例如: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第一單元有一篇文章《散步》,為學生描述的是溫暖、含蓄的親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與親人在一起散步時發生的有趣故事在課堂上分享出來,引導學生將文章內容與生活中實際內容進行有效對比與參照,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多次朗讀,朗讀的過程可以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每個學生都存在特異性,對文章的理解與感受都不相同,即便學生的理解存在錯誤,教師也只能給予積極引導。這樣,才能有效保證學生的閱讀熱情一直處于飽滿狀態,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4]。
比如: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第三單元的散文《春》措辭極其優美、準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散文大聲的朗讀出來,并要求學生朗讀時要飽含情感、抑揚頓挫。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對文章的印象,進而對文章所表達的內容得到初步理解。
漢語文將功能性與人文性進行了有效統一。因此,在漢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在強調人文情懷同時,加強學生對語言的研究能力。學生通過對所學文章優秀內容的探究,可以對文章中相關修辭手法,情感表達方式進行了解與掌握,使語言能力得到大程度的提升。
有句話說的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江無以成江海”。對漢語文的學習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長年累月的勤學不綴,只有對知識的累積足夠豐富,對文章的理解才能更深層次。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時,要將學生的注意力放在精彩語句、例文、名篇上,引導學生予以記憶或背誦,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的累積。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對作者的寫作技巧進行有效借鑒,以此為基礎,進行相關的寫作訓練[5]。
漢語文閱讀教學的強化,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有限時間、特定目標里,對學生進行完整有序、效果顯著的閱讀訓練。對初中生閱讀能力的訓練,是一個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的訓練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作用的體驗性活動過程。學生通過閱讀,以文本為媒介,在與教師進行互動時學習,與文本展示的思想情感進行深度交流,從而可以形成新的情感觀與價值觀。
[1]才讓拉毛.初中漢語文強化閱讀的有效策略[J].讀書文摘,2016(15):218-218,219.
[2]劉桂萍.淺析初中漢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9):100-100.
[3]吳玲玲.淺議如何在高中漢語文教學中加強閱讀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4):369-369.
[4]央吉.提高小學漢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建議[J].小作家選刊,2015(29):102-103.
[5]包雅圖.淺談初中漢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J].讀與寫(中旬),2016,13(4):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