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穎(大連市普蘭店市第三十七中學)
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徐吉穎
(大連市普蘭店市第三十七中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在教學中只要能被有效利用的教學資源,對于教育來說都是非常有價值的。語文來源于生活又將回歸于生活,為了語文教育的不斷進步,要合理地從多方面開發有效的資源來輔助教學。在分析語文課程資源重要性的前提下,談談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語文課程;資源;開發;利用
所謂課程資源,是指富有教育價值的,能夠轉化為學校課程或服務于學校課程的各種條件的總稱。語文是一門貼近人們生活的科目,僅靠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只能掌握語文知識海洋的冰山一角,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語文、接觸語文來提高自身的內涵修養,就需要多方面的課程資源來填補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故課程資源對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觀察語文教學模式,會發現普遍存在模式單一化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狀造成學生不愛學習的后果,我們要從多方面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和有效性。利用課程資源可以讓學生接觸不同類別的教學工具,使學生能掌握更深層次的語文知識,也更容易去理解語文課本上所教導的人生啟示。
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就要對資源分類有一定的了解,再根據教學要求合理開發,使得我們的語文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把課程資源分成兩大類: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
1.對素材性資源的開發
素材性資源包括知識、活動方式、經驗、情感等等,范圍相當之廣。開發素材性資源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比如,舉辦語文百科知識競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準備,再在活動中展示努力的成果。學生準備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學習的過程,并且在活動中展示也是給予學生平臺去展示自己,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努力才有回報的價值觀。
2.對條件性資源的開發
條件性資源包括人力、物力、媒介、設備等等,這些類似于工具的資源可以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更全面地展示語文知識,也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比如,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強化記憶。并且運用條件性資源可以提供資源,讓學生可以主動去嘗試自我解答,滿足對某方面知識的求知。比如,圖書館就是非常好的條件性資源,讓學生可以自由進入圖書館,根據自身學習所需,尋找對自己學習、身心發展有利的書籍。
對語文課程資源的利用就是對能夠輔助教學、提升教學質量的手段或者活動的利用。除了對作為主要課程資源的教科書的利用外,還要利用其他課程資源。下面就講講幾種有效的語文課程資源。
1.課內與課外資源相結合
課內與課外資源相結合比較容易但卻很有效。雖然課內的學習效率是課外的好幾倍,但只重視課內的學習會使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只有把課內與課外資源相結合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課內,教師與學生為某一題目互動,教師不斷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再利用課外的時間學生之間互相探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既保證了課堂的紀律性,又提高了課外學生的活躍度。
2.課內與校外資源相結合
語文知識在課內和校外都有涉及,若能把兩者相結合,就能使語文知識向整體化靠攏,有利于學生更完整地理解語文。校外的資源可以是企業文化、家庭背景、時代變遷等等,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與學生探討校外的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與觀察能力。也可以讓學生走訪了解身邊的語文知識背景。比如,在教學《背影》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作業,讓學生在校外尋找感人的背影,然后記錄下來,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
3.不同科目之間相互融合
學好語文僅靠語文知識是不夠的,我們也可以用數學思維來教語文。數學教學特點是學習一個章節就掌握一個章節的知識,那么在語文教學上也可以采用,學習一種寫作手法就要掌握這種寫作方法。思想品德課讓學生了解法律、道德、責任,形成較成熟的價值觀,語文教學可以利用思想品德課所教授的知識來幫助學生理解語文。
4.語文教學與信息時代接軌
現在是信息時代,網絡走進了家家戶戶。在語文教學上,我們也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讓學生接觸更廣的知識來充實自身,完善語文知識結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有價值的視頻,或者直接用多媒體的形式進行課堂板書,為教師節省更多的時間去講解。
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語文教育的新課題,也是促進語文教學進步的有效途徑。語文課程資源從開發到利用都需要教師重視起來,為我們的學生提供最佳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學到更多有益于自身發展的知識。在開發語文課程資源時要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選擇,再合理利用開發的語文課程資源來完善教學中的不足。相信在每位教育者的不斷努力下,語文教育將會幫助更多的學生成就自我。
[1]范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J].教育科學研究,2003(3).
[2]吳剛平.課程資源的分類及其意義[J].語文建設,2002(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