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吉林省延邊州延邊第三中學)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討
孫磊
(吉林省延邊州延邊第三中學)
長期以來,我國的語文教育實行的都是應試教育。教師往往照本宣科、畫地為牢,走入了教學的誤區,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學生長期被動地接受,往往容易導致學生喪失自主學習能力,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幫助學生提升注意力的重要橋梁,尤其面對優美的文字,保持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有效地帶動學生的思想情感,激發學生潛在的語文知識的閱讀、理解、掌握等能力的開發。因此,為了保障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景演繹。首先在正式上課之前,做好相應的課件準備,邀請學生擔任臨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或者學生自愿情況,為學生科學合理地分配演繹的人物,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發揮自己的想象,自覺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將這種自主學習能力反作用于課堂教學,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眾所周知,興趣是行動力的先導,只有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有效地將學習興趣轉化為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如:互動小游戲、課外詩詞比賽等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解、感悟、創新等綜合能力。而且,若學生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再配合教師靈活、高效的教學指導,能夠有效地打破應試教育的局限,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語文知識的積累,更加深刻、多層次地理解語文知識所蘊含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等,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待學生具備較為良好的語文知識理解、掌握能力的時候,學生便會自覺或者潛意識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初中生正處于思想獨立發展的時期,有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做好充足的準備。
趙宏.初中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
·編輯 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