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敏(吉林省通榆縣第八中學)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使用圖
秦秀敏
(吉林省通榆縣第八中學)
歷史作為一門特殊學科,我認為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帶給我們的信息。教材中的圖片就是一個極好的資源,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在教學中讓學生看圖、識圖、讀圖、認圖,積極調動學生的參與性,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讓枯燥的歷史知識變得鮮活生動起來,而且觀察能力的培養無論在哪一科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歷史教學中還涉及許多地理形勢圖,對于這些地理形勢圖的認識,讓學生利用地理課中讀圖的方法來讀,這樣不僅使兩科互相聯系緊密,還起到融會貫通的作用,學習新知的同時也復習了地理知識。比如,在講隋朝大運河時,對于它的組成從南到北包括哪些河流是比較難記的,如果利用地形圖就容易多了。圖也是認識當代行政區域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如,元朝的疆域四至,地圖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學生不用死記硬背拿出地圖就一目了然了。
與史料相關的還有一些人物肖像畫,這些人物肖像畫都是與當時的歷史朝代有著密切關系的人。人物神情、衣著說明當時的生產生活情況。人物肖像畫包括許多帝王像,這些帝王像不僅是當時文化的象征,也體現了當時的文化水平,對于研究歷史知識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使人們對于史料的研究更深入、更細致、更透徹,以便于人們更好地認識當時的歷史情形,為人們及廣大的中學生掌握歷史知識提供了第一手真實可靠的資料。例如,教學“明朝君權的加強”一課時,我利用了教材中朱元璋的肖像畫,對人物進行揣摩,分析他的心理特征,與明朝的建立有何關系?通過這一思考使學生不僅懂得了重要歷史人物對歷史作出的突出貢獻,還理解了明朝的建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除此之外,關于“每個朝代的手工技術”這是比較難講的題目,也是教師比較頭疼的課題,因為我們不是技術工人,對于其中的技術我們無法用語言描繪得很準確,也不能體會作者的技術含量。所以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圖片,通過圖片讓學生觀察,自己體會。比如,宋朝的冰裂紋瓷器,用圖片讓學生看到了一道道裂紋,讓他們感受到當時技術的高超。
歷史教材中幾乎每一課都涉及大量的圖片,這些圖片對于理解本課的知識非常重要,尤其這些圖片的刊載,使枯燥難懂的歷史知識便于學生的掌握和理解,無論如何,作為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片。因為這些圖片能較好地說明史實,所以說,圖片是一種既實用又直觀的教具。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