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芬(河北省豐南區農業技術高級中學)
如何培養數學學習興趣
董艷芬
(河北省豐南區農業技術高級中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對事物的向往迷戀,積極的探索追求的心理傾向即為興趣。而學習興趣的產生依賴于在學習活動中產生心理上的愛好,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那么如何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呢?
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曾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迷,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精彩地敘述了數學的應用性和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學習這一課程的用處,為什么要學習這些知識,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識的表面,要充分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比如,我們在講解某一課時首先應先介紹它的學習價值,這樣使學生能對這一學科有個清醒的認識。
精心地設計教學環節,創設教學情境。教學問題的設計要有一定的順序性,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回答相應的問題,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對學習數學產生情趣。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一堂課只有在設置不同情境的問題,逐一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學才能有滿意的結果。
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給學生機會思考問題,提高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于較難的問題,老師做相應的引導。教師不能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解題思路。這樣會造成學生喪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更談不上創新思維的培養。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充分地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解決一系列的問題,既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一般的如果學生喜歡老師,上課會表現的積極踴躍,從而能夠渲染課堂氣氛,長此以往,學習興趣就自然產生。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學生敢于回答問題,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思想,除此之外,教師要注意多表揚、少批評,幫助他們找到自信心。
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有時候只靠教師的講是不夠的,需要借助于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圖、文、聲集于一體來展示知識。尤其在學習幾何的時候,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知識經驗不足,想象力欠豐富等,往往會使思維產生障礙。如,在講“三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時,從圖象觀察性質,單憑教師在黑板上展示很難理解,而教師用電教媒體設計的課件輕而易舉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樣,不僅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而且使學生能形象地理解知識。
總之,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他們,創設好的教學情境,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