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輝(吉林省長春市希望高中)
有效進行高中英語聽力訓練教學初探
潘輝
(吉林省長春市希望高中)
當今社會,英語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聽、說能力尤為重要,尤其是英語聽力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越來越大。如何進行有效的聽力訓練,從而真正提高聽的能力一直是師生及眾多家長關注的焦點。對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筆者一直在思考并反復實踐。經過幾年的研究,發現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在此愿和大家共同切磋及分享。
我先簡要地介紹一下多年來我及眾多同行所采用的辦法。隨著高考聽力分數的增加,我們作為一線教師非常重視學生英語聽力的訓練,學校也給予大力的支持。就我所在的學校而言,我們每周專門設立三節課為聽力課,這一做法已經堅持了數年。聽力課上基本上就是按照聽力考試的模式進行,播放已錄制好的磁帶,聽后就做題,最后核對答案。通過這種堅持一貫的訓練,讓學生更熟悉英語口語的內容,增強對英語信息輸入及輸出的反應,從而提高通過聽而獲取信息、理解談話表層及深層含義的能力,最后能準確回答并解決問題。但是事后通過對一屆學生三年的聽力成績及聽力水平的跟蹤分析及調查,發現此種做法的投入大但收效甚微。學生經過這種固定化的長期訓練,只是克服了聽英語材料的恐懼感,但自身英語聽力強的學生基本上仍保持在原有的水平上;而自身英語聽力弱的學生并沒有因這種看似大強度長時間的訓練而有明顯改善和提高。學生通過聽英語材料獲取信息及利用已知信息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本上提高不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我們預期要達到的目標相去甚遠。我們的大投入似乎只是一種表面形式,僅僅滿足于我們重視了、我們訓練了,從表面上看只是心理安慰而已。這絕不是師生及家長們所真正期待的結果。
經過長期觀察和研究及反思,我發現這種習以為常的做法有幾個弊端:
第一,通篇聽完一個聽力訓練,像考試一樣去做,而后對答案就只是像考試一樣,只知道對錯。學生對前面已聽過的內容已忘記了很大一部分,不利于學生自主去糾正聽力技巧方面的問題,從而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第二,同時我發現即使經過大量的聽力訓練,學生對所聽材料仍然缺乏熟練程度,更不用說預測、判斷對話的發展及對后續內的深層理解。
第三,聽力中的一些單詞仍然是學生通篇理解材料內容的障礙。
第四,對聽力材料中出現的最新美國時尚口語及俚語,學生還不能及時去地理解。
針對以上問題,我和同事做了大量的反思并對平時的訓練方式和方法做了一些調整和改進。做法如下:
首先,把整個聽力材料按照材料種類分成幾部分,分開訓練。前五個小對話為第一部分,后面九個略長篇幅為第二部分。也就是把聽力練習分成兩類,這兩大類試題的特點都較突出。第一類試題語言簡明扼要,日常交際性較明顯,而且五個微型對話中,相對單詞量少,語句簡短,但一般讀速較快而且只讀一遍。要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盡快適應較快的語速及流利的口語表達。我的做法是先把這個素材播放一遍后,讓學生當作考試題去做,然后通過核對答案及反思來發現學生之間存在的理解問題。然后,再播放一遍,優秀的學生爭取把小片段復述下來,基礎較差的學生自我檢查和自我糾正,爭取獨立解決問題。之后,再播放第三遍,讓學生看著聽力原文一起跟讀,并模仿磁帶中讀者的語音、語調。這樣做一方面能夠更加具體地發現并反思和解決自己在聽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多次重復的聽,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英語輸入的頻率增加了,才能更好地輸出。從而把聽力和口語訓練結合起來,學生若是能夠達到磁帶里的語速和語音、語調,并經常這樣去讀英語、說英語,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在聽力練習和測試中很快適應。同時學生也能掌握英語口語中的連讀、重讀、輕讀、弱讀和小語段意群的停頓等技巧。最后,讓能力強的學生把這些聽力材料中比較精彩的部分表演出來。通過表演,無論是表演者還是旁觀者都會對話題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使全體學生在大腦中儲備這些經典的語言材料,這樣我們的訓練目的自然而然地就達到了。
在教學中采用了這樣的做法之后,深受學生歡迎。學生說這才是真正負責任的聽力訓練課,感覺訓練后收獲很大,從以往對一成不變的聽力課的排斥、抵觸變得充滿期待和躍躍欲試了。這樣做不但提高了聽力訓練質量,而且帶動了說讀能力的訓練,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情境的領悟,與此同時增加了對英語學習的熱愛。這難道不是我們英語教學追求的最佳效果嗎?
·編輯 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