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奎,王慧微(.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第八中學;.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洪家街道第二中學)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的策略探究
周國奎1,王慧微2
(1.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第八中學;2.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洪家街道第二中學)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從而在更高層面上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新的教材,新的教法,新的學法促使呈現出新的課堂氣象。但是,很多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也接踵而至。如何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成為教師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初中數學是中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重點及難點學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有收獲,有進步。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完成課堂的教學目標,滿足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新課標要求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不但要提高數學當堂課程的效率,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教師要依據新課改要求,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數學作為最重要的課程之一,由于它本身具有極強的理論性,在教學中算是比較難的。但又因為不管在任何學習階段數學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學好數學勢在必行。那么首先就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初中數學的學習,是通過老師和學生彼此間的互動完成的。如果學生與老師不配合,那么就無法完成高效課堂的學習。老師首先要從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備課的時候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合理安排上課內容。只有真正做到為學生著想,學生也就會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這樣才能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初中數學的學習,是從基礎向深一層次的學習。很多學生可能會更加覺得數學十分得難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再加上枯燥的教學模式,學生很難真正去學好數學。所以上課的時候應該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在活躍的課堂上,學生才能積極地思考問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才能與老師積極地配合。
3.開發快樂的學習天地
初中生處于過渡學習階段,數學課堂如果是沉悶的,則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使學生真正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教師應該開發一個快樂的學習天地,讓學生在快樂的同時學好數學。如何開發一個快樂的學習天地呢?
比如在上數學課的時候,可以適當地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通過合作學習,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創造濃厚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各自抒發自己的觀點。對于他們來說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就是一個快樂的學習天地。只有在這種環境中,他們才能從心里想要學好數學。不要壓抑學生的天性,要適度放開他們的天性,讓學生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相互討論和學習中共同進步。
4.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是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很多教師在上課時由于時間的限制,基本不重視課堂小結,這是不可取的。在小結時,教師可以對課堂的重要內容進行重點說明,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與反思,從而找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各個方面都處于過渡時期。他們的自我管理意識還不強,也沒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加強學生的信息管理意識,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對數學課堂教學的優化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如何加強學生的信息管理意識?首先要培養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能力,開始的時候每節課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作業,比如針對課上所學的核心內容自己編一兩道例題,并在下次課堂上進行自我展示。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就會明顯增強,信息管理意識也會隨之提升。
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目前班級里學生的思維能力安排教學。思維能力不是短時間就能提高的,需要長期積累。比如在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逐步地引導學生學習,然后逐步讓學生在課前獨立自學,思考、解決問題,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思維能力肯定會有所提升。
數學教學過程的幾個基本要素是確定教學目標,確定和組織教學內容,選擇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組織形式,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優化這些基本要素和具體操作中的一些細節,如教態,語言,板書,環境等,這樣課堂教學的效率必將提高。
1.優化教學目標設計
教師要以課程為標準,讓學生對保底目標的內容做到人人學會。同時根據學生的稟賦和個性特征,進行拓展性知識的設計和多層次能力的訓練。
2.優化教學內容設計
要依據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對教材內容中承載的課標要求讀懂,讀透,明確具體知識和生成要點。考慮到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個性特征,使教學內容的設計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有跳起來摘桃子的感覺,克服學生學習的倦怠傾向。
總之,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然后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完整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概括、分析、思考的能力。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中,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實現共同進步,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龐海燕.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4(11).
[2]朱菁.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激趣”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8).
·編輯 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