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芬琴
(浙江省臺州市新橋中學)
聆聽愛的聲音,締結師生和諧之果
葉芬琴
(浙江省臺州市新橋中學)
羅曼·羅蘭說:“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用愛喚醒學生的心靈,用平等與學生進行對話,用細心讓學生感知世界的溫暖,用尊重讓學生感受生命存在的意義!
愛;平等;細心;尊重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一種大愛,可能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愛所有的人,可是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該努力地去愛每一位學生,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后進生,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你的愛,才會愛上你。羅曼·羅蘭說:愛,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橋梁。用真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細心地尊重每一位學生,平等地對待他們,這樣,聆聽著愛的聲音,締結出師生和諧之果!
愛,并不是抽象的,作為一個教育者,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愛,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流露出愛,使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愛。記得初當班主任時軍訓的一個晚上,我從女生宿舍檢查好后出來,此時女生寢室已經熄燈,當我走到樓下,發現我班還有4名女生在樓下,正準備吹頭發,學生看到我,心里一怔,我看到她們濕漉漉的頭發,微微一笑,說:違紀了哦,趕緊地!這樣輕輕的一句話,對高中生來說,她們本就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違紀的,看到我時又害怕我的指責;而作為班主任,應該盡可能地想學生之所想,及學生之所急,在適當的時候,又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讓教育在“潤物細無聲”中溫暖著孩子們的心靈。
創設愛的道德情境,讓學生體驗“愛”的溫暖,喚醒學生內心的良善之心。章同學是我班一個比較頑皮的學生,他父母管不住他,也就慢慢地不管他了。有一天晚上9點半,我接到班級李同學打來的電話,說章同學不小心手劃破了,流血不止。于是,我就聯系他家人來接他去醫院,可經過多次聯系,始終聯系不上,不放心的我就到學校,在門衛處章同學叫住我,說已經聯系到親戚,在陪他等親戚的時候,章同學說:老師,已經很晚了,我親戚也快來了,這里還有門衛,您就先回去吧!這樣一句話感動了我很久,這樣的一位學生,內心也是非常溫暖的;教師的愛,春風化雨,經過這次的契機,他的轉變很大,平時還經常和我聊兩句自己的人生觀。從這些可以看出,教師一定要耐心地等待,聆聽花開的聲音;帶著變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每個學生都是“變數”,在發展,在變化,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感情,播撒陽光,用自己的真心,給學生的心加溫到一定的程度,他們會懂得,他們會感恩,他們會茁壯成長!每一位學生都渴望被關愛,我們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他們一些寬容和耐心,多給他們一些鼓勵與希望!
孩子的心靈世界是非常敏感而纖細的,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都能在孩子的心靈深處產生巨大的漣漪,小中見大,教師注意工作的細節,會讓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同學在男女生交往問題上過于親密,有次剛好被我看到,我于是讓他把家長叫來,他覺得別的同學也有這樣,為什么就他要被叫家長,我指出他的問題所在,最后他也認同我對他是公平的,并非針對他。他在心理上消除了對老師的芥蒂,接下來的思想工作就比較容易了。教師曉之以細節,動之以真情,相信只要教師都有一顆平等對待學生的心,即使是那些“問題學生”,也會為“平等、細心”所傾倒。
美國作家愛默生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在教育教學上,教師和學生雖然身份不同,但是人格卻是完全平等的。陶行知先生說:“唯有平等,才能將‘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完全消除,才會發生人格的互相感化。’”班里有個李同學,叛逆而又怨天尤人,初中時因自身態度不端正就受到過班主任的不公平待遇,從此看教師的眼光就帶了幾分“敵意與仇恨”,自到我班后,大小事情不斷,于是我就找他徹底平等地談了幾次,情況終于有所好轉,至少還算給我“面子”,行事風格大有改觀。其實,學生的內心并不像社會上的人,他們的心還是非常純凈的、柔軟而又溫暖的,因此,教師應該放下架子,拋下“金口玉律”,拋棄權威,承認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用平等的態度促進與學生的溝通,增進與學生的互動!
古語云:人之初,性本善。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好老師,就是在他責備學生、表現對學生的不滿、發泄自己的憤怒的時候,也要時刻記住:不能讓兒童‘成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教師,要成為一個有心人,用愛構建起師生和諧的橋梁,用平常心締結出學生的感恩之花,用耐心成就學生的智慧之果!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