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初中)
淺議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李相華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初中)
一直以來,我們的體育教學,特別是農村的體育教學,未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教師沉醉于現有的教法之中,安于現狀,不思創新,課堂結構永遠是“開始—準備—基本—結束”。課堂形式“濤聲依舊”,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簡單課堂教學普遍存在。不可避免地壓制了學生的情感,挫傷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抑制了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發揮。
從2011年開始,夷陵區所有學校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與管理”的研究與實踐,對于體育教學來說,這也是一個改變的機遇,但是,怎么變呢?
體育教學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增強其體質,培養其道德、意志、品質等,而如何達成呢?這需要教師的親身示范,學生的動手實踐。傳統的方式,不管是男生也好,還是女生也好,混雜在一起,在教學中,由于學生體質和運動技能的差異,男女性別及生理、心理特點的差異,應根據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特點,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來分組,每組的學生在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性別、個性、興趣、特長等方面進行合理搭配,以此來保證組內成員間的差異性、互補性和組間競爭的公平性。將原先按照男女生比例、高矮編排的隊形改為按小組集中的形式,組與組之間非常明確,自然形成競爭機制,相互監督,有利于提高課堂管理。選拔具有組織能力、運動能力較為突出的學生擔任小組長,這樣也有利于培養體育特長生。
在課堂教學中,將準備活動、放松活動全部交給各個組長,由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進行活動,教師進行巡查,及時進行指導、糾正。在學習新技術動作后,由于組長接受能力較強,教師可以著重先指導組長,然后由組長組織小組內合作學習,教師進行巡查,及時進行指導、糾正。而且組內、組間通過互助、互學、互檢、互評,做到人人都有進步。
心理學家杰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贊賞。”所以平時應該重視賞識學生,用欣賞的眼光來鼓勵每一個學生,少一點求全責備,應多一些欣賞與贊美。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表現要及時給予評價,特別是給予正面的肯定與激勵,這樣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評價不一定全部由教師完成,評價要多元化。變以教師評價為主為學生評價為主,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發現優點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在互評時,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的長處,并適時、恰當地給予贊揚和鼓勵。學生在欣賞、贊揚別人優點的同時,還要學會借鑒別人的長處。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看到對方的優點,更重要的是把對方的優點借鑒到自己的動作之中,才能達到評價的激勵作用。
但是,教師的評價是不可或缺的,教師的評價要讓學生側面間接地感到自己與他人(組)的距離,認識到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合作學習、交流結束后的分組表現過程很容易造成各個小組間的小集體主義傾向,不利于各組間的交流,這時教師合理貼切的評價會起到很好的協調作用。例如,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的動作特別突出,讓學生停止練習,對全體學生說:“請××同學把她的精彩動作回放一下。”稱之為“精彩回放”的即時性評價,使表演的學生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同時也為其他的學生樹立了榜樣。
教師的贊揚要講究藝術性,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欣賞。贊揚時,教師應抓住學生表現出的不同特點,力求給學生一個正確、恰當的評語,避免千人一面。如,學生回答問題時,即使回答錯了,教師也要對學生表現出的優點進行鼓勵。教師的這些恰如其分的贊語,就像是滴滴甘露,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培育著學生的自信,點燃了學生的希望,成為指引他們一生進取的燈塔。
學生都有愛表現的天性,初中階段學生尤為突出。所以,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充分展示活動成果。展示的形式與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個人在小組內展示、小組個人在全班展示,也可以小組集中展示。總之,教師要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創造展示的時機。在展示的時候,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這樣更有利于課堂教學任務的達成。
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廣泛運用于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減輕體育教師的工作量,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提高教學質量,加快教學進程,以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活躍體育課堂氣氛,在愉快中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組員相互學習、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互相促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提高學習效益;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培養學生的交往技巧、集體觀念和競爭意識;學生的思維碰撞,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個性得以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全面地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學生灌輸終身體育觀念和終身體育打下扎實的基礎,在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中起到重大的積極推動作用。
·編輯 韓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