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黎(四川省蒼溪縣城郊中學校)
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寇黎
(四川省蒼溪縣城郊中學校)
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改革的推進,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但是,在此背景之下,我國的城鄉差異愈加明顯,并且在廣大鄉村地區出現了一個新生的特殊群體——留守兒童。目前,留守兒童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其身心健康的發展及各方面能力的均衡發展得到了廣泛重視。因此,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1.逆反心理
有關數據調查顯示,很多留守兒童存在嚴重的逆反心理,有較強的對抗情緒,個人安全感嚴重缺失,對于他人沒有任何信任感。正是由于留守兒童潛意識中對他人存在嚴重的不信任,才會導致其產生逆反心理,在生活中表現出強烈的逆反行為。留守兒童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存在嚴重敵意,對于監護人、教師、親屬的管教表現出較強的逆反性特征。
2.厭學心理
很多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家庭的關愛與溫暖,感情受到嚴重創傷。在此背景下,很多留守兒童在課堂中表現出精神不集中、萎靡不振、神情呆滯等,經常會受到教師的批評。這樣就會造成留守兒童學習興趣較低,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
3.失落心理
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家庭的關愛,也得不到他人的認可,教師、同學等經常會疏遠留守兒童。這樣,留守兒童的交際圈就會不斷縮小,既渴望與他人交往卻又表現出強烈的畏懼情緒。與此同時,即使留守兒童在學習及生活中有所進步,也很難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表揚。長此以往,留守兒童就會產生強烈的失落心理。
1.思想的引領
對留守兒童來說,在他們身心發育成長階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對今后的人生及心理健康發展極其重要。教師應當在語文課堂上堅持正面教育原則,準確而鮮明地向學生宣傳民族優良傳統及優秀美德,如勤勞、善良、孝順、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等。
筆者身為班主任又是語文教師,所教班級學生大多為留守兒童,曾經多次在語文教學中對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選取適合留守兒童的優秀文章加以解讀。如在講解《滿江紅》中岳飛英雄事跡的時候,強調了岳飛精忠報國、忠貞愛國的優秀品質;在講解《木蘭詩》的時候則強調花木蘭的孝順;在講解《過零丁洋》時,結合文天祥個人經歷展開敘述,則讓學生了解文天祥的個人信念與氣魄。班級的留守兒童通過學習這些優秀文章,樹立了愛國、愛集體、愛校、愛家、愛我們身邊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意識,從而改善了自身冷漠、自私的心理。正是由于通過思想引領對留守兒童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才使其通過語文學習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培養自身的責任感。
2.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具體生動的教學環境,輔以感人的語言影響學生,引起學生共鳴。
筆者在講述《離騷》時,講到屈原投汩羅江自盡時,聲音低沉,眼含熱淚:“一代詩人壯志未酬……”同學們鴉雀無聲,有的女生甚至流下了熱淚。這樣,達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還講解了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當權者陷害、抗日英雄楊靖宇的肚子被日軍剖開,里面只有樹皮、草根等事例。留守兒童通過筆者的激情講解,被那些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感染,從而激發了強烈的報國情感,樹立振興中華、富國強民的決心。
需要注意的是,真摯的道德情感來自于教師本身的道德修養。作為教師,平時一定要修身、養性、自我完善,以此達到最高境界。此外,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還要多關心留守兒童,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家庭無法給予的溫暖,讓留守兒童充分地信任自己。這樣,留守兒童就會感受到教師給予的關愛,對教師無條件地信任,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才能在語文教學中切實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聯系生活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各地豐富多彩的文化古跡是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教材”,教師要充分、恰當地運用。
筆者在講解毛澤東詩詞時,講到紅軍長征時,親自帶領留守兒童親臨蒼溪縣紅色旅游勝地———紅軍渡,這里是紅四方面軍當年戰斗過的地方,留守兒童在這些歷史古跡面前追尋那個年代發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緬懷先烈楷模,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在講解與道教相關的文章時,帶領留守兒童去武當山面對實物、碑文、雕像,提出人生命的重要性,活著要注重生命的質量和價值,從而克服留守兒童的消極思想、暴力傾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等等。將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其個人生活緊密結合,不僅可以吸引留守兒童的個人興趣,還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變得更加生動、形象。留守兒童通過生活化特征較強的語文教學,除了可以學到語文知識之外,還可以在此過程中完善自己的心理、人格等,實現個人的全面提高與深化發展。
總之,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留守兒童將會越來越多。因此,我們不應僅限于語文教學課堂,而是要時時處處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通過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結合,樹立他們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從而培養一代社會主義新人,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編輯 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