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月(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鎮初級中學)
“鮮活”與“有效”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試探
譚文月
(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鎮初級中學)
初中思想品德課要立足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在思想品德課中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讓思想品德課真正“鮮活”起來,能一定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引領學生思想發展。
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
初中生正處在性格形成和思想定向的關鍵時期,教師正確優化的思想引領是初中一切課程的重中之重,而作為必修的納入考試范圍的思想品德課,更是引領初中生思想工作的主角。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及授課方式、考試策略的不斷變化,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在結構、內容、方法上都有了很多創新。但是我們依然看到思想品德課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內,還存在著過于強調個體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況,教師過多強調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致使很多學生都是在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地學習。那么,如何實施有效教學策略,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效率,讓課堂“鮮活”起來呢?如何徹底改變師生關系,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穩步提升成績呢?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尋找一些“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在“枯燥”的學習中自覺成人、自主發展呢?
如果教師思想僵化死板,學生將封閉保守;如果教師的教學統一規整,學生將不知變通。所以,教師思想觀念、教學觀念的改變是實施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的前提。教師的教學觀念主要體現在教師對學科教學的目標、教學的過程、教學的對象的認識和主張,其決定著教師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有什么樣的教學觀念就有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有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教學效果。很多教師都是在教學中給學生“灌”知識。教師念、學生記,教師講,學生背,成了很多思想品德課的常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本調動不起來。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少一些學科知識,多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體驗和參與,要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有效教學;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熏陶下的學生,必然是沒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這更是與思想品德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特點背道而馳的。教師一定要關注教育教學的過程和方法,關注實際體驗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切實踐行“學生主題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主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持續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
師生間平等尊重及和諧融洽的關系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而這種氛圍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度。教師目光中的肯定、贊許和鼓勵,勢必會感染學生,激勵學生;教師目光中的冷漠和厭棄,乃至總是放不下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隨意否定、打壓學生,將會大大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因喜愛老師而做到自覺遵守紀律,學習主動性加強,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反之則不然。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度,教師必須改變“師道”觀念,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我曾經教過一個人人眼中的“問題生”,他喜歡打架罵人,但比較機敏靈活。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我發現這個學生還是有優點的。我一次次找他談話,但我發現他對老師始終有一種抵觸情緒。我開始想辦法改變他:鼓勵他,讓他樹立自信心;并以實際行動來感化他,讓他重新認識自己;找他的父親談話,從而更全面了解他的真實情況,然后采取有效的辦法幫助他。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終于有所轉變了。在我持續的引領和感化下,他變得不再調皮搗蛋了。時間和事實證明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創造師生心理相融的教學活動,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是培養學生自己探索、獲取、掌握并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實踐,以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是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
1.用興趣激發求知欲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興奮劑,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巨大內驅力。只有對事物發生興趣,學生才會去主動探索、主動學習。很多學生都有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教師只要善于引導和培養,使之穩定成長久的興趣。一門功課學好了才喜歡,喜歡了就會學得更好,這樣就開始了一個良性循環。教師要利用這個過程,使學生從剛開始的喜歡,到漸漸有了一點成績,進而穩定地喜歡它,到最后學得更好。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會表現出巨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效率也會不斷提高。
2.在爭論中解決問題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生成問題,挑起理論交鋒,激化思維碰撞。讓學生在質疑和爭論中,主動去探索奧妙、探求真理。他們會在辯論中越爭越明,最終得出正確結論。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全體學生都動了起來,讓課堂真正“活”了起來,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思維,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課必須立足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必須關注學生的未來。教師要切實樹立基于學生發展的有效教學理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思想品德課中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善于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讓思想品德課真正“活”起來,這樣就一定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共同創造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新境界。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