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會同初級中學)
探討初中數學探究教學模式
李偉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會同初級中學)
新課改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與創新精神,而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初中數學;探究教學;創新
在創新和發展教育改革的影響下,探究教學越來越被重視,探究教學是教師借助一系列的方式與策略體現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分析、探索、發現等,有利于學生思維意識的激發與創新精神的培養,以及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探究教學模式是非常理想的。
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是營造教學情境和提出問題,這是由于提問不但是教學的立足點,而且是實施探究教學的主線,而相應的情境則是形成問題的來源。因此,教師通過營造豐富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讓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進而加以分析、討論、解決。教師在營造問題情境的時候,應當講究一些技巧。首先,提出的探究問題應當重視學生固有的知識基礎,選擇的探究問題關乎探究過程的效果與質量。因此,教師應當有效地兼顧學生固有的思維能力、知識基礎、生活經驗等,倘若提出太簡單的問題,不具備挑戰性,那么就難以激起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反之,倘若教師提出太復雜的探究問題,跟學生的發展能力相悖,那么就會導致探究教學的失效。其次,營造的問題教學情境應當具備可操作性與真實性,不應當一味地注重情境而營造不可操作與不可信的情境,讓學生產生不真實的體會,應當使學生明確體會到自身的周圍就存在如此的情境。例如,教師在講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時候,不直接講解有關的內容,而是首先提問學生:“幾十層的高樓那么高,我們如何對其高度進行測量呢?”或者提問學生:“我們如何對河流的寬度進行測量呢?”這樣能夠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啟發學生學習有關的知識。教師實施如此的教學提問能夠推動探究教學的正常進行,進而提高教學效果。最后,教師營造的問題情境應當具備開放性與層次性,確保層層遞進。并且,問題情境應當使學生從不同的視角進行思考,全面地進行探究,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探究教學模式的中心事項是組織探究與合作溝通,能否實現這個教學目標,關鍵在于是不是可以正常地進行這個環節。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是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溝通。為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探究的時候,應當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學習數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通常都是首先要求學生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然而學生的理解會存在偏差,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形成的觀點上組織師生間的合作溝通。如此一來,能夠使學生將不同的看法進行融合,從而集思廣益,實現取長補短的效果,讓學生進行更加全面、系統地理解。而合作溝通最基本的方式是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差異性,科學地劃分學習小組。另一方面,應當明確教學課堂是多變的和發散的。倘若根據既定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那么會存在缺陷之處。為此,教師需要靈活地設計教學模式,注重在教學課堂上結合學生的反應而實時地改變教學思路。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檢驗學生學習成效的關鍵方式是練習,在練習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地學習和掌握新知識與新方法。然而,務必確保練習題的層次性。首先是直接通過知識解答的問題;其次是靈活地應用知識解答變式訓練題。最后是解答開放性與探究性的問題,需要學生實現知識的創造性應用,注重應用一題多變與一題多解的訓練方式,從而實現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練習的設計最好與地方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實際問題之后的成功與快樂。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之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實時地總結與概括,定時地進行復習,不但總結學習的內容以及難點、重點知識,而且總結學習方法與學習經驗,以及怎樣更加靈活地應用知識。學生在進行反思之后,可以進一步理解知識,而非憑借死記硬背數學公式和定理來學習知識。學生反思自我的過程就是肯定自我和憑借自我的過程,這有利于學生完善自身的不足之處。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學生在反思與總結新內容的過程中可以實現觸類旁通的目的,從而能夠大大地提高學習質量。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探究教學中,教師務必注重學習,實現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如此才可以變成專家型與研究型的教師,才可以充當好參與者與引導者,才可以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更加理想的探究教學效果。
[1]王先國.淺談數學解證題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
[2]溫議鳳.優化課堂,激發學習: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
[3]陳曦.植根于“感悟、發展、探究”的數學課堂[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
·編輯 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