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諍(青海省西寧市西寧二中)
基于創新角度下的初中音樂教育探討
張諍
(青海省西寧市西寧二中)
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各門學科無一例外都受到改革思想的影響而做出了相應的改變,以便于更加符合學生的發展,加快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這一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新課改所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廣大教師所關心的重要問題。初中音樂的創新教育要立足于學生整體,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基點,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現從立足于初中音樂教學的角度,對如何進行創新教育做出簡要的分析。
創新;初中;音樂教育
音樂,是傳遞內心情感的一種媒介,它不受國籍、語言等因素的干擾,只要心中有情感,都能夠通過音樂來傳遞,從而引起心中的共鳴。初中音樂的教學內容就是從教材中所選擇的內容出發,通過教師的引導、學唱等活動來理解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思想,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學生位于初中這一階段,相對于小學階段而言,初中生在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方面都已經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初中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能力的關鍵時期。音樂以一種特殊的形式能夠調動起學生的思維,擴展他們的想象,對于學生的個性塑造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加強課堂教學的實踐性之外,還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全面推動學生進行知識的創新。
初中音樂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然而,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社會文明進步速度加快,對素質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勝枚舉,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有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予以解決,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在問題解決之前,首先要明確在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才能對癥下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初中音樂的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喜歡的音樂內容是不相符的,學生對書本中陳舊的內容缺乏興趣,使得教師不能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第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調動各方面的因素,然而由于音樂課在初中課程安排中地位較低,學生甚至教師都不重視這門學科的學習,久而久之其教學效果必然不盡如人意;第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不符合學生對音樂教學的需求,也就進一步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目前,我國的受教育群體主要是通過課堂的教學從而獲得知識以及培養能力,也就意味著為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一目標,就要從優化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入手,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者,教師要做的就是采用創新性的教育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加強教學環境的創新
初中音樂教學需要借助良好的教學環境的襯托與輔助才能使教學活動得以正常開展,因此要想實現初中音樂的創新教育,就要先從創設一個創新型教育環境入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結合基本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加強音樂情境的創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相關功能或者以實物演奏等方法來進行情境的創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初中音樂的學習都是在專門的音樂教室中進行的,教師可以加強音樂教室的創新度設計,通過環境的影響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的培養是進行創新的關鍵一步,所謂的想象力就是人們通過對一些事物的認知,從而在事物的原有基礎之上建立新形象的一個過程。當人們在聆聽一首歌曲或者演奏時,通過聲音可以展開各種各樣的想象,從而表達出對音樂的審美。因此為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點,從而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之上展開想象。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將自己置身于音樂中進行獨立思考。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鼓舞學生發揮自己獨特的見解,在音樂中尋找創新的靈感。
3.鼓勵學生勇于在音樂方面進行創作
學生都是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望的,希望在學習活動中得到教師的肯定性表揚。對于音樂的學習,學生在認知理念上會產生較大的分歧,有些學生認為自己將來不會從事音樂這一領域,要在音樂方面展現自己的創造力非常困難,同時也是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不重視音樂課堂的學習,會對音樂產生畏懼感。在這一背景之下,教師就要跟學生講明學習音樂的用處,鼓勵學生勇于在音樂方面進行創造,在面對他們有不準確的表達時予以鼓勵,讓他們充滿信心,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用創新的思維和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陳丹.淺談音樂教學中的側重點[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2).
·編輯 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