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參與形式對老年人焦慮情緒的影響
陳治強
(安康學院體育系,陜西安康725000)
〔關鍵詞〕焦慮;焦慮檢測;運動干預
第一作者:陳治強(1976-),男,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及體育人文社會研究。
身體健康、社會適應能力每況愈下,導致許多老年人產生焦慮,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本文旨在觀察運動參與形式對老年人焦慮情緒的影響。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隨機選擇常年居住在安康市城區的60歲以上老人,發放狀態-特質焦慮問卷(STAI)和焦慮自評量表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65份(88.33%)。選取狀態-特質焦慮量表得分≥50分,且焦慮自評量表得分≥65分的73人(27.54%),判定為不同程度的焦慮癥。在其中選取身體健康,沒有慢性或重大疾病,能夠接受一定的運動強度,志愿參與的老年人64人,其中男38人,女26人,平均年齡(67.36±3.4)歲。隨機分成集體組織形式參與組和個體自主形式參與組各32人,均按照研究要求完成運動練習項目,試驗持續4 w。
1.2研究工具(1)STAI為自評量表,由40項描述題組成,分為兩個分量表:①狀態焦慮量表(S-AI),包括第1~20題。狀態焦慮描述一種通常為短暫性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如緊張、恐懼、憂慮和神經質,伴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亢進。②特質焦慮量表(T-AI),包括第21~40題。特質焦慮描述相對穩定的,作為一種人格特質且具有個體差異的焦慮傾向。量表重測信度S-AI為0.88,T-AI為0.90。信、效度較高,適于我國人群〔1〕。(2)焦慮自評量表(SAS)按照中國常模,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及以上為重度焦慮。SAS能夠較好地反映有焦慮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觀感受。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31,信度和效度均佳,可用于測量受試者的焦慮水平〔2〕。
1.3運動措施選擇適合老年人的體育運動項目,確保本次試驗的安全和有效;運動強度閾值是60%的最大心率,相當于50%最大攝氧量〔3〕,集體組織形式練習內容:1 w,準備活動,體育趣味游戲,健身快步走1 000 m。2 w,準備活動,廣播體操練習,乒乓球。3 w,準備活動,慢跑1 000 m,羽毛球。4 w,準備活動,集體太極拳練習,體育游戲。形式練習內容:1 w,準備活動,健身快步走1 000 m,柔韌練習。2 w,準備活動,廣播體操練習,騎自行車練習。3 w,準備活動,慢跑1 000 m,爬山。4 w,準備活動,太極拳練習,快走鍛煉。運動強度:練習中心率不得超過100次/min,練習中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內容。持續時間:每周進行3次運動鍛煉,每次運動持續時間約50 min。要求:集體組織形式參與者鍛煉時統一組織,按照實驗要求進行鍛煉。個體自主形式參與柔韌練習要求按照實際相關內容獨自進行鍛煉。
1.4數據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χ2和t檢驗。
2結果
老年人焦慮得分性別差異不具有顯著性。見表1。經過4 w運動干預,量表得分變化差異顯著(P均<0.05)。參與集體組織形式運動的老年人,試驗前后狀態焦慮、特質焦慮、焦慮自評量表得分,變化差異非常顯著(P<0.01),而參與個體自主形式鍛煉的老人,只有狀態焦慮值得分達到非常顯著性水平,特質焦慮、焦慮自評量表得分,只達到顯著性水平。表明集體組織形式體育鍛煉能更好地緩解和治療老人的焦慮情緒。見表2。

表1 不同性別老年人S-AI、T-AI、SAS得分比較

表2 試驗前后S-AI、T-AI、SAS得分比較
與試驗前比較:1)P<0.05,2)P<0.01
3討論
中等強度的身體運動能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緊張和疲勞狀態〔4〕;國外研究也表明,體育運動可以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手段來消除焦慮,體育運動能顯著緩解人的緊張感,改善人的自我感覺,使人能夠分散對自我憂慮和挫折的注意力,改善人的情緒,增強人的愉悅感〔5〕。本研究表明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老年人身體健康,還能有效地促進老年人精神健康。因此,應該積極鼓勵老年人參與適度的體育鍛煉。本研究結果提示,老年焦慮癥患者應選擇強度小,適合老年特點的有氧運動,鼓勵老人積極參與各種老年體育協會進行體育鍛煉。
4參考文獻
1姚崇,熊正英. 體育運動處方和團體心理輔導對焦慮大學生干預治療的試驗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3;28(2):143-6.
2黎偉.大學生焦慮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2.
3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9-41.
4李桂華.焦慮癥的運動處方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5):68-9.
5Berger S.Anxiety and behavior〔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66:27-9.
〔2014-11-12修回〕
(編輯杜娟)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項目(No.12JK0250)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4-0971-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4.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