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邦
(貴州省赤水市第八中學 貴州赤水 564706)
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育現狀的思考
陳勇邦
(貴州省赤水市第八中學 貴州赤水 564706)
雖然我國教育發展已經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受到地區經濟差異性的限制,導致很多區域的教學條件和教師素質都不夠,城鄉的教育差距就比較大。特別是英語教學,農村和城市這件的差距就更大。本文將對農村英語教育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存在的教育問題進行研究,同時提出相應的措施,以改善農村的英語教育狀況。
教育均衡 英語教學 農村 對策 和諧社會
我國經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地區差異性,因此教育水平和發展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英語教育作為語言類的課程,更是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導致農村英語教育的程度和城市差距逐漸增加,并且在教育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要想真正的實現我國教育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對這一現狀進行改進和完善。
1.缺乏合適的英語學習環境
許多農村對英語教育的認知不高,認為學習沒有用處;或者家長本身的教育程度不高,不能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監督、輔導。導致學生都是靠死記硬背來學習英語。這種學習方式,只能用來應付考試,并不能真正的學會英語。除此之外,收到環境的影響,學生沒有良好的英語交流環境,很多學生的英語筆試分數很高,但是普遍口語比較差。這些問題都嚴重的阻礙了農村英語教育的發展。
2.缺乏教學設施
上述我們已經提到農村的經濟發展不發達,在農村英語教育中,就不能投入過多的教學設施,更不能建立語音教室和圖書館。大多數的教師就只能通過課本和錄音機來進行教學,教學設施的落后,導致農村英語教學的不能實現現代化的發展。
3.缺乏師資力量
受到經濟的限制,特別是一些山區和貧困地區,沒有足夠的優勢來吸引人才,很多農村學校都沒有足夠的英語教師,或者一些教師的專業素質并不高,還有很多學校的英語教師都身兼數職。教師本身的素質就存在一定限制,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存在基礎知識差、英語發音不標準等情況,導致英語教學質量下降。除此之外,有些農村的英語教師,需要一人帶多個班,甚至存在跨年級教學的情況,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力不從心,反而影響了教學的質量。
4.教學觀念落后
農村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受到限制,不能及時的學習到新的教師方法。這種觀念的落后,導致教師在教學時就不能對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應用。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都是將教學重點放在背單詞、句型和語法上,在課堂上也只是對語法進行反復的強調,并沒有對英語的口語學習進行重視。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枯燥,學生很快就會對英語失去興趣,甚至會產生厭煩的態度,導致教學效率下降。
5.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
由于上述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經常處于被動狀態。一般都是老師教什么自己就學什么,老師沒有交的就不涉及到學習中。所以,就不會主動的進行學習,甚至
很多農村的學生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很深,他們在英語時并不會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更不會去思考,就不能掌握學習方法,導致英語學習的效率不高。
1.改善農村的教學設施
我國教育部門和當地政府可以加大對農村英語教育設備的扶持力度,對農村英語教育的教材設施進行改善,比如建立英語語音室、多媒體教室等等,保證學生的基本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更好的條件進行口語能力的提高。
2.優化師資力量,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育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師資力量,沒有專業的人才,再好的設施也發揮不出任何作用。所以,只有對農村英語教師的水平進行提高,才能真正的解決其教育問題。
(1)政府可以進行定期的宣傳,讓一些高材生回鄉進行教學,并制定優秀的政策,鼓勵畢業生投身到農村教育中,保證農村英語教育的教師水平整體得到提高,建立更優秀的教師隊伍。才能從根本上讓農村英語教育的現狀得到改善。
(2)定期對英語教師的能力進行培養,教師除了要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外,還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系統的學習,同時對英語文化和背景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讓自己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在教學的過程中,讓課堂教育更有興趣,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3)鼓勵教師定期進行交流學習,不能故步自封。可以積極的參加一些英語教學交流會,像更多的教師學習,借鑒一些教師比較優秀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專業素質進行提升,還能掌握更多的教學方式,并融入到自己的課堂中。
(4)鼓勵城市中的英語教師下鄉教學,或者定期派遣一些優秀的教師到農村進行輔導,通過相互的交流,對農村英語教學水平進行提高。
(5)對于一些有能力的農村,可以適當的聘請外教,由于外教的投入比較大,所以可以通過政府對教育資金的扶持;并且選擇聘請外教,也可以學到更多的教學方式和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對學校整體的教育能力進行提高。
3.改變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村英語教師需要對自己的視野進行擴寬,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后,英語教師更需要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并充分的認識到英語在社會中可以發揮的作用。因此,學習英語并不僅僅是對其成績進行提高,而是要將英語當做學生所要提升的一種素質。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農村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可以通過更多的渠道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用來交流,并不是局限于一張試卷上。高科技的不斷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已經隨處可見,雖然很多農村學校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并不能投入過多的設施,但是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利用農村自有的資源,提高英語課堂的活躍性,讓學生對英語有更多的認識,并真正的熱愛英語學習,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綜上所述,想要真正的讓農村英語教育得到改善,就需要從觀念上進行改變,特別是政府需要對其進行更多的重視,對農村英語教育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學習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讓農村學校也有一個正確的教學觀念,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村英語教育的現狀。
[1]胡瑾. 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育現狀的思考[J].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7,03:101-103.
[2]鄭文,葉在田. 農村英語教學何去何從——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和思考[J]. 課程.教材.教法,1995,07:38-42.
[3]劉曉鳳. 關中地區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狀況調研[D].延安大學,2014.
[4]金麗麗. 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育現狀的思考[J]. 新課程導學,2013,07:6.
[5]趙蕓祺,王昕雨,李璐. 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現狀的思考——以長嶺縣長嶺鎮初中為例[J].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02:112-115.
陳勇邦,男,1965年11月 漢,籍貫:貴州省赤水市,畢業學校:貴州省教育學院;職稱:中學高級,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