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脯僮佩
(云南省雙江縣沙河中學 云南 677302)
農村中學語文生活化課堂教學的研究
楊脯僮佩
(云南省雙江縣沙河中學 云南 677302)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是對傳統的語文教學的一種補充和提升,可以豐富和生動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對于文學的興趣和愛好。尤其是信息和科技都比較閉塞的農村就尤為顯得重要。
傳統語文教學 生活化 人文性
農村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是教師依照教學大綱生硬死板的講述教材上的文章、詩詞,學生也依據教材死記硬背文章中的重要知識及古詩詞。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可能適應現代的教學理念,已經不可能培養出高素質高能力的文學人才。所以我們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讓教學更加的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用生活化的教學培養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能力人才,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1.教學課程單一
農村語文教學中,許多地方都是一間教室、一個黑板、上面一個教師、底下一群學生。教師在上面寫板書或者是依據書本讀文章念詩詞。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學校教育設施的簡陋使得其很難超越教材,用貼近生活化、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傳道授業解惑。這樣必然導致了教學課程內容的單一。比如講授李白杜甫的詩與文章時,講師往往只簡單的介紹一他們在我國文學史上的稱謂“詩仙”“詩圣”,然后就只講述詩或文章的內容,它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而缺乏講述他們坎坷性的人生、偉大的憂國憂民的情懷、都有怎樣的事例體現了這種情懷與精神、我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什么[1]。
2.教學理念單一
在農村的中學語文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只是講述知識、解答疑惑,缺少聯系實際的想法與能力。比如講到李白和杜甫及他們所具有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時就可以聯系實際。在當代在各行各業同樣具有憂國憂民的杰出人物,前有焦裕祿、孔繁森,后有任長霞、范黨育。把他們的事跡巧妙的對比、融合進課本知識當中,不僅會豐富課堂知識,還會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修養。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學生漸漸地也會以英雄和榜樣人物為自己學習的楷模,奮發有為,成就一番事業。
1.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綱中要求,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理論聯系實際靈活多變的開展教學,而不是單純的講授知識。家庭與學校是中學生的主要的活動場所。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貼近生活實際,拉近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與心理距離,要讓學生把教師當成是無話不談的朋友和親人,增強彼此之間的親切感和信任感。在教學中教師也要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感悟所學知識的真正的精華所在。如講述范仲淹《岳陽樓記》時,除了要讓學生們學習范仲淹良好的文學功底外,更要重點介紹范仲淹的抵抗西夏的歷史和年輕時不為困苦、努力學習、憂國憂民的情懷。這在《岳陽樓記》中也有集中的體現“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合理利用資源
在農村的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不僅要選拔優秀的教師隊伍到農村中學任教,更要引入多媒體等高級的教學設備,通過這些好的教學設備,可以使教學更加的直觀化、印象化、深刻化,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
語文教學要與大自然相聯系。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圖書館、走進社區甚至是深入到大自然中的森林、河流、湖泊當中,一邊感受和體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邊聯系書本,知道古人是如何廣泛游歷,用書本上的所學知識開拓人生的。這種教學理念打破了過去那種墨守成規式的教學,有利于教學的生活化和實踐化,讓教學從生活和實踐中獲得豐富發達的營養。學生在這種有營養的學習中會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多聽多學多實踐所帶來的好處。在事后我們要讓學生在課堂之上大膽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所學所感,用這種課堂聯系課外,知識聯系實際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起學習的興趣,培養起文學素質與才干[2]。
3.人文性教學
以人為本、開創未來,這不僅僅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總方針,也應該是未來農村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總方針。語文的教學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人文的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的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和總結書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聯系,充分的利用人文資源來講述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民風民俗、人文景觀,讓學生能夠用更加寬闊的視野去學習,也去憧憬外部多姿多彩的世界。
4.語言表達
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大部分時間是用語言去表達他要講述的知識。學生在學士知識后除了寫作以外是用語言來表達他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講師在課堂上用生動幽默的表達方式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在未來的社會實踐中用具體生動的語言表達也有利于自己的生活與工作。比如許多人在公開場合講話就緊張。緊張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在大庭廣眾面前不好意思,二是自己的語言詞匯貧乏,不知道應該講些什么。這就不僅要求教師在日常的語文課中要多多的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語言詞匯的積累,還要培養學生勇敢鎮定的心理與性格。講師也可以幫助學生和幾個同學進行情景模擬,專門訓練。有這樣一則廣告就非常幽默的表達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語言。有一個學生在翻越柵欄時被校長逮個正著。校長問:“你為什么翻越柵欄?”學生說:“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校長又問:“這么高你怎么翻過來的?”學生說:“李寧,一切皆有可能。”校長問:“翻柵欄什么感覺?”學生說:“特步,非一般的感覺”校長大怒說:“我要記你大過”。學生問:“為什么?”校長回答說:“動感地帶,我的地盤我做主。”這則笑話就把幾個知名品牌的廣告語用非常幽默生動的語言有機的串聯起來了。學生在笑之后會很深刻的明白這種語言的生動有趣,也會激發起學習語文的興趣[3]。
5.網絡化教學
在當代,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這種新形式的教學方式更應該走入農村的教學中。要讓這些豐富多彩的網上語文知識貫穿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去,開拓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才干。
農村中學語文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是現在和未來語文教學的必經之路。這不僅會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4]。
[1]陶燕. 論語文教學的生活化[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張小杰. 生活化教學背景下高中古詩文教學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3]陳瑜. 中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探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12.
[4]孟玲. 生活化語文教學探究[D].西南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