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蘭珍
(吉林省農安縣哈拉海鎮第一初級中學 吉林長春 130200)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析
楊蘭珍
(吉林省農安縣哈拉海鎮第一初級中學 吉林長春 130200)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一直是一個重點內容,在語文教學中,閱讀習題一直占有較大分數,所以,學生在該部分掌握中也面對較大困難。基于此,為了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在閱讀教學中,就要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本文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進行分析,并利用相關途徑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正常開展。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語文教學中,由于變化結構的復雜性,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下,閱讀教學在其中占有較大比重。所以,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實現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因為語文閱讀能力是學生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它主要包括兩方面,一種為信息接收能力,另一種為文字處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在對信息進行閱讀中獲得的。例如:人們通過瀏覽報紙,通過與他人簽訂合同等都是在閱讀分析中進行的,所以說,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人們在生活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在初中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在未來發展中適應社會上的變化,就要增加該方面的教育指導工作,使學生能夠盡早適應環境[1]。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使其教學力度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問題在世界發展中已經成為主要關注的話題,只有實現教育的系統化發展以及專業性創造,才能將其發揮更大動力。特別在新課標改革下,人們都開始關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與教學相關的話題。而且,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也導致更多的教學問題不斷顯現,從而給教育工作以及教育發展帶來更多挑戰。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并形成重要的發展思路。初中學生一般都處于青春期,他們的思想都比較活躍。在這一階段,學生無法實現一定的成熟性,他們在生活與學習中都比較貪玩。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就不能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口頭上的語言傳授方式。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一定的課程標準,促進課程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掌握一些無聊教學內容期間,能夠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2]。而且,在這一階段,初中學生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但在某些程度上,由于學生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學生的思維方式都比較單一,甚至有些學生根本無法在學習中實現創新性發展。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就要對學生的想象力、發散性思維進行培養,這樣才能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發揮起較大作用。其次,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化,在實際教學中,還應發揮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不僅要求學生在教學中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在這種獨立完成任務中,教師還要充分發揮其積極引導。所以說,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定要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并形成豐富的想象能力,以保證學生的學習中更主動。
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都比較單一,一般都是教師備課、講課、理解知識等教學模式[3]。該教學模式根本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也不能使學生詳細的分析課程內容,從而使學生在接受知識期間更為被動。在這種長期教學形式下,學生的教學效率不僅無法提升,教師在教學中也會面對較大困難。基于此,為了促進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應在相關方面進行積極改進。
1.預習教學
預習教學是學習中的主要步驟,但在實際學習中,學生會忽視該教學。該教學方式不僅沒有形成,也沒有合適的教學內容,從而給教師的教學方式帶來較大困難。如果學生沒有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教師在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講解期間,就無法發揮其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前期,學生要做好相關的預習教學,一般情況下,預習教學都是教師布置的,并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例如:在初中語文閱讀學習中,教授學生學習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一課,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預習期間指出自己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一個部分,并在課堂教學期間對其回答,在這種預習教學中,不僅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4]。
2.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的形成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興趣,并發揮其主動性,使其能夠有效完成閱讀任務。在初中閱讀教學中,學生對文章生活中的立體表現比較感興趣,如果課文中存在一些比較難懂的句子,可以利用情景教學,并在口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魯迅《風箏》一課期間,為了使學生能夠了解課文上的真實場景,可以建立情景來進行教學。如:教師在課余時間可以組織學生去放風箏,通過學生在預習中對課本內容的了解,使學生在放風箏期間感受到作者的感受[5]。所以說,根據書面上的相關內容,通過情景設置幫助學生更快的掌握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體會到作者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合作教學
合作學習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也是學校教學中的主要方式。目前,在一些網絡課堂上,學生學習的內容與學校的教學方式都存在較大距離,并降低了教學方式與學習氛圍的形成。學生在學校學習中,面對身邊的一些同齡人,相互之間不僅能夠共同合作,還能形成較大的競爭力。對于一些獨生子女來說,他們在班級中與同學之間交流能夠獲得較大歸屬感。如:在詩詞課程教學中,一般詩詞教學都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進行學習,不僅要增強相互之間的理解程度,還要保證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在《論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朗讀的方式,并進行對比訓練,然后教師根據不同情況促進小組競爭的效率化發展。
綜上所述,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并在教學中進行合理調整,這樣才能保證教學任務的有效開展。在當前教育發展中,由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會存在一些問題,所以,針對有效性教學因素進行分析,并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建議。
[1] 史振泉,韓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A版,2013(11):90.
[2] 楊亞麗.基于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J].新課程·中旬,2016(5):370.
[3] 賈愛芹.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中學,2014(8):190-190,191.
[4] 吳書娜.淺析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速讀(下旬),2016(2):184-184.
[5] 周小菊.淺析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