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自成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瀘溪縣潭溪小學 湖南湘西 416000)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研究與策略
符自成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瀘溪縣潭溪小學 湖南湘西 416000)
研究農村小學作文的教學,就是讓井底之蛙懂得天地之寬的過程。要想小學生能寫好作文,教師就必須教會學生觀察生活,并時時刻刻注意提醒。給他們臺階,鼓勵他們,“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寬。”
農村 作文教學 研究與策略 觀察生活
有個成語叫做“坐井觀天”,用來諷刺眼界狹窄,沒有見識的人。我也站在井底之蛙的角度上思考過,除了能觸摸到光溜溜的井壁,青蛙還能觸摸到什么?抬起頭來,除了能看見井口大的藍天,青蛙又能看見什么?喜歡抬杠的人或許會說,還能看見白云飄過,還能看見小鳥飛過,還能看見雨滴降落。那么,還有嗎?數完了這些,我們的青蛙便只能充當目光短淺的代名詞了。但是,我們必須知道,還有一個詞語叫做“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寬。”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人的心境高遠了,眼界也會隨之變得高遠。其實,我們研究農村小學作文的教學,就是讓井底之蛙懂得天地之寬的過程。
“功夫在詩外”的意思就是要想寫出一首好詩,必須到生活中廣泛涉獵,開闊眼界,處理文字時才做到游刃有余。李白如果是個瞎子,怎么也不可能寫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句子。以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來說,如果羅貫中只是關在家里研習怎么寫小說,或者把《三國志》背得滾瓜爛熟,而不走進人群,不去坊間聽一些俚說,寫出來的估計只會是一本歷史教科書,而不是生動到婦孺皆知的小說故事。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隨便提起一個作家,都是首先積累了大量的生活,而后才有的靈感勃發。
要想小學生能寫好作文,教師就必須教會學生觀察生活,并時時刻刻注意提醒。就語文教學來說,其實每個老師都有教學生要認真觀察,但真正做到時刻提醒的卻不多。所以,我以為時時刻刻的提醒更甚于簡單枯燥的教。比如,吹大風的時候,校園里的樹木開始落葉。我就會暫時終止正在講授的內容,提醒學生觀察落葉,于是,“片片落葉像紛飛的蝴蝶”,“片片落葉好似一場紅雨”,“樹葉落了,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大樹”等佳句便不斷涌了出來。又如:大雨滂沱時,讓學生自選一景寫句子,就有了“大雨傾盆,仿佛潑灑了一蘿珍珠”,“一條條小水溝匯集在一起,仿佛要組合成大海”等等。如果不是應時應景,突然地要學生在作文中寫落葉,估計就沒那么豐富了。
井底之蛙都沒看見過高山,你形容什么連綿起伏、峰巒疊嶂、巍峨險峻、懸崖峭壁他能理解嗎?大家一提起木乃伊,就一定是滿身纏滿了白紗布的人,那是因為早已經通過電視、圖片等影像資料,了解了木乃伊到底是什么樣子。那么,如果是要人畫出怪獸的樣子,肯定是100個人有100個畫法,因為大家并不知道這怪獸的外形。但我們也常在電影電視節目中看到,有時候技藝高超的畫家能夠通過目擊者的描述畫出罪犯的樣子,幫忙警察將之抓捕歸案。
我舉這些事例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讓大家明白,很多事其實并不一定要我們親自接觸才能知道,通過一些視頻、圖畫、或者語言的描述,都能讓我們認知陌生的新事物。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想要學生寫出優秀的作文,又不愿意帶著他們開闊眼界,最后也只能是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語文教師為學生開拓眼界也極其重要,課堂中不妨扯得遠一些,以勾起學生學習課外知識的興趣。比如說,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的《走進麗江》里面提到了麗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我便根據這宋末元初引申出了靖康之恥、成吉思汗等故事,鼓勵學生主動了解歷史。后來,讓學生寫想象作文《假如我是**時》,就有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了岳飛、忽必烈。
除此以外,課文中如果出現了學生不能理解的或者從來沒見過的事物,一定要利用多媒體答疑解惑。農村學校普遍條件較差,語文教師可以用簡筆畫配合語言的直觀方式,幫忙學生進行理解。這樣學生在寫那些自己沒有體驗的作文時,也能根據教師的描述進行整合,再用自己的文字寫下來。如: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的第一篇作文就是編寫科幻故事,這也就是要求學生用有限的知識去探索未知的領域。相信一個時常接受思維拓展的學生,即便是天馬行空,也多有文采。
其實,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專家們無數次篩選才決定的,大多數文章都是不可復制的經典,也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教會學生注意每一篇課文的寫作特點,并依照自己的喜好進行篩選并學習,這樣也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什么不是要求學生全盤學習,而是依照自己的喜好進行學習呢?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任何一個在自身領域十分出色的人都不可能做到全能,我們又何必苛求一個農村小學生呢?一個作家小說寫的好,他的詩歌就不一定在行;一個畫家能夠潑墨山水,他的油畫未必就好。能夠精通一樣,就能成為大家,莫言是最好的例子。也許有的學生喜歡《新型玻璃》那樣的說明文,就讓他學會把事情寫清楚、寫明白;也許有的學生喜歡《桂林山水》那樣的抒情散文,就讓他學著把句子寫優美,也許有的學生喜歡《釣魚》那樣充滿道理的文章,就讓他們學會提煉生活中的哲理。如此種種,學生某一方面文采得到提高之后,也能觸類旁通地寫好其他文章了。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的作文教學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艱難,也沒必要規定什么范文讓學生去背誦,那只會讓學生在死胡同里撞得頭破血流,正確的做法就是給他們臺階,鼓勵他們跳出水井,“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寬。”
[1]《愛彌兒——論教育(上下卷)》作者:(法)盧梭 著,李平漚 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011129
[2]《外國教育名著叢書 教育漫話(全譯注釋本)》作者:約翰·洛克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7191428
[3]《讀懂課堂》作者:鐘啟泉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7535138
[4]《大夏書系·作文課的味道:聽黃厚江講作文》作者:黃厚江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75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