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璇
(遼寧省朝陽縣北四家子鄉中心小學 遼寧朝陽 122000)
簡述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季 璇
(遼寧省朝陽縣北四家子鄉中心小學 遼寧朝陽 122000)
課堂是教育教學實施的主要陣地,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主要靠課堂教學來實現。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已成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如何轉變教育觀念,滲透新課標理念,優化教學結構,把《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理所當然地成了我們一線教師必須認真重視積極探索的課題。
小學 語文 高效課堂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整體系統,課堂教學中學與教的過程也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多因素的復雜系統。也就是說,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很多,如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結構、過程、方法、評價以及課堂教學的情景、語言和教學技能等。我認為,在新課改背景下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系統工程。
語文教學應當充滿情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要根據年段的不同、課文的內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要把行之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形式引進課堂教學。畫面感強的課文可以讀讀、畫畫,詩歌可以讀讀、背背、唱唱,童話和情節曲折的故事可以讀讀、演演。學生在畫、唱、演中,不僅能加深對課文內容、思想、情感的體會,而且能發展語言,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語文教學中應當重視探究、發現的環節。在語文教學中重視探究與發現,一方面要切實加強潛心讀書、獨立思考的環節,要給每個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從頭尾讀上幾遍書,有時間從容的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些,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別是能有哪怕是膚淺的、但確實是自己在讀中悟到的見解。教師對獨立見解應熱情鼓勵,對有價值的見解要充分肯定。如此堅持下去,每個學生一定會在探究中有所發現,創造性思維能力一定會逐漸提高。另一方面要重視合作學習,利用小組學習和師生交流的機會,互相啟發,在討論中加深理解,從別人的思路中得到啟示。例如在教學《灰雀》一課中,有個學生問:"列寧為什么跟不會講話的灰雀講話,而不跟會講話的男孩講話呢?"當時,我沒急于回答,而是因勢利導,引發孩子思考討論:"啊!我也弄不明白。你們想想這是為什么?可以討論討論。"一個學生說:"列寧怕小孩傷心,所以不直接問小孩。"另一個學生說:"列寧表面上是對灰雀講話,實際是跟小孩說話。"
一位歷史巨人像一個普通百姓一樣跟小男孩交朋友,跟灰雀交朋友,列寧愛小孩、愛灰雀之情盡在不言中,課文所蘊涵的人文精神都充分體現出來了。可見,在課堂上營造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討論、自由爭辯的氣氛,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現自己的機會,如此堅持下去,全班一定會形成探究的氛圍,從整體上具有較強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
課堂討論是教與學的深化過程,是知識遷移和運用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拓展,智慧火花碰撞的過程。有價值的問題討論,往往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在討論中明辨是非,是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得到喚醒和發展,教師不能把討論作為課堂教學的點綴,流于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教師必須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越是教材的核心問題越需要學生去理解,會積極參與,進入角色,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具體說,提問要置問教材的關鍵處,置問教材的疑難處,置問教材的矛盾處,置問教材的含蓄處。課堂討論的形式多種多樣。老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選擇討論的形式,以便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來,并在討論中學到知識。但是無論選擇哪一種形式,都要遵循這樣的一些原則:立足學生實際、適合問題解決、形式新穎有趣、學生廣泛參與。課堂上的討論,每組要有專人負責,組織本組討論,負責記錄討論結果,教師要注視每組的討論情況,及時排除大聲喧嘩等不良干擾,創造良好的討論氛圍。討論過程又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在話題討論逐步深入的情況下,學生會有新的問題、新的認識產生,這就要求教師創造性地,藝術地點撥與引導,爭取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對文本形成多元的解讀,促進課堂的生成。
課堂作業是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激發創新、凈化心靈的有效手段。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告訴我們,大腦在記憶的同時也在遺忘,防止遺忘的辦法之一就是及時復習。要使課堂中獲取的知識不被馬上遺忘,必須使之不斷地被強化,強化的方式之一就是作業。所以,課后布置適量的有針對性的作業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作業設計要兼顧到練和提升的目的。練是為了扎實基礎,提升是為了促進發展。對于自控能力弱的小學生來說,學習的動力來源于興趣。要保持學生穩定的興趣,作業設計就要突出趣味性。作業形式要多樣化,作業的量還要適當。避免重復的作業。設計作業時,要提高作業與目標的相關度。我們要思考的是這道作業題背后的“含金量”,通過它我們可以提升學生哪些語文能力,是對語言的感悟理解,是把握關鍵性詞句的能力,是語言表達的能力,還是注重學生思維的拓展和綜合歸納的能力等等。
總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備課實效,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方法,加強師生合作教學,使課堂教學變為開放的,雙向的,多渠道的,主體的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過程。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是教師永遠的追求,我們在教學的同時,要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真正發揮好主導作用,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的教育教學形勢。
[1]楊九俊.新課程教學組織策略與技術[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6月.
[2]宋秋前.有效教學的理念與實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
[3]雷玲.好課是這樣煉成的[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12年12月.